
【NOW健康 辰蘊如/新竹報導】近期美國就發生多起孩童在短暫待在悶熱車內後出現熱衰竭的案例,尤其同樣的溫度環境對大人覺得還能忍受,孩子卻可能已經陷入危險。
孩子吸熱快、排汗慢 體溫飆升高於成人
從生理構造來看,兒童面對高溫時處於明顯劣勢。小兒專科盧英仁醫師說明小朋友的身體表面積相對體重來說比成年人大得多,這代表在相同環境下的吸收熱能效率更高。惟孩童汗腺尚未發育完全,無法像大人一樣透過大量流汗來調節體溫,體內熱能累積速度因此加快。
根據國外小兒科醫學研究顯示,兒童核心體溫攀升的速率大約是成人的3到5倍,在通風不良或溫度超過攝氏30度的空間裡,孩子可能在10幾分鐘內就達到危險邊緣。盧英仁醫師提醒尤其年幼孩子不懂得表達「我很熱」、「頭很暈」等不舒服感受,往往等到出現明顯症狀時已相當嚴重,因此才不斷強調家長必須更敏銳觀察孩子的狀況。
等口渴才喝水來不及 環境通風也很重要
盧英仁醫師指出要避免孩子發生熱傷害,最重要的是養成主動喝水幫身體補水的好習慣。因此要特別提醒家長別等小朋友喊口渴才給水喝,因為感到口渴時身體其實已經開始缺水;建議每隔半小時到1小時就讓孩子喝幾口水,尤其在戶外活動後更要加強補充。居家環境的冷氣溫度不必開太低,維持在26到28度即可,重點是要保持空氣流通並可搭配電風扇增加對流效果。戶外的衣著選擇則以淡色系、吸濕排汗材質為佳,避免穿著深色或不透氣的服裝影響排汗。
此外,盧英仁醫師強調最危險莫過於把孩子單獨留在車上,即使只是下車買個東西的幾分鐘,密閉車廂內的溫度就可能飆升到致命程度。當發現孩子臉色發紅、皮膚摸起來燙手、呼吸變得又急又淺或出現想吐、沒力氣等狀況,務必馬上帶到涼爽處休息,用常溫濕毛巾幫他擦拭身體,並盡速送醫處理。
# 首圖來源/Freepik
更多NOW健康報導
▸擺脫坐骨神經痛新選擇 微創脊椎內視鏡手術成患者首選
▸老花近視雷射看遠看近都清晰 醫師分析手術方式及原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