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OW健康 辰蘊如/台北報導】刊登在權威期刊《新英格蘭醫學期刊》的大型研究,歷時8年追蹤將近900名大腸癌病友,得出結論是完成化療後若能堅持3年規律運動,不僅能讓復發機率大幅下降,生存率更顯著提升。
規律運動是良藥 幫身體對抗癌症
在癌症治療後的前3年是黃金關鍵期,許多癌友常會關心治療結束後能做些什麼,可以讓癌細胞不要再復發。台安醫院內分泌曁新陳代謝科林毅欣醫師解釋,除了按時回診及服藥以外,還有「有計畫的規律運動」也很重要,不是偶爾散散步或心血來潮動一動,而是像吃藥一樣固定執行;所謂的規律運動就是一週運動3天,每次大約50分鐘,比如快走、騎腳踏車或跟著老師上有氧課程等中等強度運動項目,連續做足3年。
林毅欣醫師指出因為在規律運動時,身體裡負責巡邏警戒的免疫細胞會變得特別活躍,它們就像訓練有素的衛兵,能更準確地找出並消滅躲藏的癌細胞;而且運動的時候,肌肉會釋放出特別的物質,這些物質不但無害,反而能讓免疫細胞吃得更飽、戰鬥力更強。癌後身體就像驚弓之鳥,不需要拼命操練,而是需要溫和但持續的刺激,讓身體慢慢記起自己原本就有的保護能力。
真實數據會說話 堅持運動真有用
林毅欣醫師表示臨床上癌後維持規律運動習慣的病友,的確有高比例沒復發的機率,若是時間拉更長來看,差距更明顯。不只如此,運動組發生肝臟轉移的比例只有對照組的一半左右,長出新癌症的機會也少了將近一半。
過去大家總以為運動只是讓人心情好、體力好,但現在越來越多證據顯示,它能從根本改變身體對抗癌症的體質。林毅欣醫師提醒當然每個人的身體狀況不同,開始運動前一定要先和醫師討論,找出最適合自己的運動強度和方式,安全第一,把規律運動納入治療的一部分並持之以恆,成為陪你走向康復的最佳戰友。
# 首圖來源/Freepik
更多NOW健康報導
▸膚質非乾即油?混合肌是常態 AI皮膚檢測讓保養更精準
▸高度近視小心核性白內障 醫揭飛秒雷射白內障手術優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