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鍵字:三斑家蚊
-
保護自己也保護家人! 成年人該接種的疫苗種類整理包
健康養生 / 健康新知2901自然界中有各式各樣的細菌、病毒,感染之後就有可能導致疾病造成傷害。家庭醫學科專科醫師陳宏麟指出,預防成人傳染性疾病,最有效、最經濟的方式就是施打疫苗,透過疫苗可以讓我們的免疫系統事先認識各種病原體,並產生免疫力,未來有病原體入侵時,便能發動攻擊消滅病原體。 -
蚊蟲叮咬是日本腦炎主要傳染途徑 建議接種疫苗可預防
兩性關係 / 嬰兒母親2611日本腦炎僅被具有感染力的病媒蚊蟲叮咬後才會感染,台灣以三斑家蚊、環紋家蚊及白頭家蚊為主要傳播媒介,並不會直接人傳人。根據疾管署公布資料,該疾病流行季節主要在每年5至10月,病例高峰通常出現在6至7月。感染日本腦炎病毒大部分無明顯症狀,約有小於1%的感染者會出現臨床症狀,最常見的是急性腦炎,而致死率約20%至30%,存活病例中約30%至50%出現神經性或精神性後遺症。 -
日本腦炎再添2例 屏東、南投各1確診住家旁都有豬舍
健康養生 / 健康新知3237疾管署疫情中心副主任郭宏偉表示,40多歲的南投病例,在7月下旬出現發燒咳嗽,接著出現腦神經損害現象,包含口齒不清與咬字遲鈍,就醫後立即通報採撿確診,疫調發現住家附近有養豬場,有可能是感染來源。 -
3個月大男嬰來不及打疫苗 成為最小日本腦炎重症患
醫藥衛生 / 常見疾病2998疾管署防疫醫師林詠青表示,3個月男嬰約在6月底,出現發燒、食慾變差、哭鬧等現象,父母先送到診所求診,醫師建議應該轉診醫院,父母隨即將孩子送到醫院收治住院。次日醫師發現男嬰有抽搐徵兆,立即通報日本腦炎,同時採檢化驗確診,男嬰目前仍在醫院治療,相關症狀持續觀察中。 -
新添5例日本腦炎 今年累計至目前共9例多在南台灣
醫藥衛生 / 常見疾病3377疾管署疫情中心副主任郭宏偉表示,上周日本腦炎病例分別出現在桃園市桃園區(50多歲女)、中壢區(50多歲女)、彰化縣田中鎮(50多歲男)、嘉義縣民雄鄉(40多歲女)、高雄市旗山區(50多歲男),發病日介於6月16日至7月2日,居住地或工作場所周邊,分別有豬舍、鴿舍、水稻田等高風險場域。 -
病媒蚊發現「坦布蘇」新病毒 推測候鳥把病毒帶來台
醫藥衛生 / 醫藥話題2515坦布蘇病毒在2010年陸續在馬來西亞養雞場與中國大陸東部與南部養鴨場發現,能觀察到感染鴨隻產蛋率下降,感染發病高達90%,死亡率約5%至40%,但疾管署僅統計人的疾病,台灣是否有動物感染,目前須待農委會調查。 -
高雄傳日本腦炎個案出現意識混亂 疾管署急派員滅蚊
醫藥衛生 / 常見疾病2628疾管署防疫中心主任劉定萍表示,個案前往小港區鳳鼻頭漁港時,常經過小港區親友住處,衛生單位於該漁港及親友住處周邊發現有水稻田與養豬場,並於親友住處附近水稻田查獲三斑家蚊幼蟲,初步研判個案於小港區或鳳鼻頭漁港周邊感染的可能性較高。 -
疾管署發布3例日本腦炎新增 其中有2例發生在屏東
醫藥衛生 / 常見疾病2414莊人祥說明,3名新增的日本腦炎患者,分別為屏東縣萬丹鄉30多歲男性,5月30日發病;屏東縣南州鄉50多歲男性,6月6日發病;與台南市歸仁區40多歲男性,6月9日發病。表現症狀包括發燒、頭痛及意識改變等,目前都在住院持續治療,衛生單位已前往個案居住地周邊,展開病媒蚊防制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