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鍵字:上火
-
冬季皮膚乾癢老年人首當其衝 中醫指導正確養護及食療
醫藥衛生 / 中醫養生5008中醫觀點認為,「風、寒、暑、濕、燥、火」是外在病源的6大因素,6淫病邪皆由外而入,與季節氣候、居住環境有關。聖元中醫診所院長鄭愛蓮醫師表示,其中「濕」可分為內濕和外濕,內濕指的是身體內累積過多濕氣,代謝不平衡;外濕則指外在環境濕氣較重,兩者相互影響導致體內的問題由內而外爆發,累積的毒素和垃圾轉由皮膚排出,皮膚自然會發癢,容易引起溼疹和汗皰疹。 -
秋燥乾癬易復發! 中醫溫和調理內外兼顧戰勝「癬」境
醫藥衛生 / 中醫養生4372乾癬又稱為牛皮癬或銀屑病,是1種慢性免疫疾病,會反覆發作,但並不具傳染性。正和中醫診所黃慶雲醫師表示,通常是因為免疫系統、內分泌失調,長期過度疲勞等因素,有些患者會從頭皮開始發作,嚴重時頭皮屑像雪片紛飛,接著延伸到手腳四肢,甚至臉部,皮膚呈現塊狀的脫屑性紅疹,皮表覆蓋1層類似鱗屑狀的皮屑,常伴隨難以忍受的搔癢感,讓患者不堪其擾。 -
三伏貼可減緩過敏症狀! 這類人體質易上火不適合使用
醫藥衛生 / 中醫養生4030奇美醫院中醫部總醫師莊照宇指出,穴位貼敷治療方法簡便,無侵入性,中醫經常用來治療成人或兒童過敏性疾患,如:林小妹妹的鼻過敏及氣喘症狀,總在冬天遇冷時發作,因此可在夏季接受三伏貼治療,以期達到改善體質,減緩冬天過敏症狀,達到「冬病夏治」的效果。 -
夏至酷熱!灌冰飲造成脾胃不適 中醫師建議吃薑補陽氣
醫藥衛生 / 中醫養生3562中醫師周宗翰表示,冰涼飲品雖然喝起來很舒服,但當我們喝下冰飲時,脾胃也會瞬間變冰冷,影響其功能運行,因此夏至養生,重點在於溫化脾胃的陽氣,平時大家可適時吃點生薑藥膳補充陽氣,溫暖脾胃。 -
乾眼症知多少?眼科醫師揭5成因、4等級 帶你1次搞懂
健康養生 / 視力矯正6284王孟祺醫師解析,乾眼症多數為環境因素造成,所處環境過乾、濕氣不足,長期配戴隱形眼鏡、騎車未戴全罩、強風吹拂眼睛等;其次體質因素也會影響,包括年紀增長、淚水分泌減少,更年期女性又因荷爾蒙減少,黏膜變得容易乾燥。 -
春天防春燥、春睏不只養肝! 春日養生就該選對食物吃
健康養生 / 營養美食2455春天處於冷熱交替的時節,陰雨綿綿也會讓濕氣鬱結在體內,若沒有確實做好養生,便很容易上火或是感到疲憊,也就是所謂的「春燥」和「春睏」,因此許多網友開始討論春天該如何養生。《Social Lab社群實驗室》本次透過《OpView社群口碑資料庫》追蹤近1年內「春天養生」話題的網路聲量表現,帶您了解網友熱議的6種春天養生方法與對應食物。 -
國內缺藥擴大?衛福部親上火線 說明15項藥品供藥狀況
醫藥衛生 / 藥品安全2234台灣面臨缺藥潮,媒體報導,目前市面上有多達88項藥品缺藥,有藥師必須與其他藥局「以藥易藥」。衛福部在27日召開記者會,衛福部次長王必勝以及健保署長石崇良、食藥署長吳秀梅主持。王必勝表示,缺藥原因並非單一原因,不能用同方式解決所有健保在內的1.4萬項藥品。首先供應端是因戰爭與原料等影響,成本以及我國市場較小等;運輸也可能延遲,另外包含製造,原料與缺工。 -
大寒小心腦中風、心梗 養腎、吃補、足浴你做對了嗎?
健康養生 / 生活保健812023 年1月20日節氣來到「大寒」,全年24節氣中的最後1個節氣。有農諺「大寒三白定豐年」、「大寒見三白,農人衣食足」,三白意指下三場大雪,可見農家忌諱在大寒節氣天晴無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