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鍵字:下背痛
-
疫情鬆綁挑戰三鐵躍躍欲試 運動傷害頻傳該如何治療?
醫美減重 / 運動健身4528近來骨科門診觀察發現,部分民眾因為在運動過程中姿勢不良或是過度訓練,導致運動傷害的個案頻傳,提醒民眾在訓練時應多加留意。倘若發生急性運動傷害,朱家宏醫師建議,先以「PRICE」緊急治療:保護(Protect)、休息(Rest)、冰敷(Ice)、壓迫(Compression)、抬高(Elevation)。接受緊急治療後,接著再做物理治療,或進一步採取增生療法。朱家宏呼籲,想參加三鐵賽事的民眾,在賽事前應經過專業且正確的指導,並接受足夠的訓練量,在運動前做足熱身及伸展運動,也不要忽略適度讓身體休息。廖研宇醫師也建議,在運動過程中,要正確補給營養品及熱量,飲食方面也要注意營養均衡,適度補充蛋白質及維生素,這些都是預防運動傷害不可輕忽的準備工作。 -
女主管胸悶、胸痛掛急診 原來「莫名痛10年」是它造成
醫藥衛生 / 常見疾病237826歲陳小姐進入職場後,從高二起就偶爾出現背痛、疲倦、腳部不適,但因症狀斷斷續續,加上曾是籃球校隊而單純認為只是運動傷害。直到出社會工作後,處於高壓環境,壓力沉重,背痛問題越發明顯,隨著時間一長陸續出現疲累、沒精神,眼睛乾、腳後跟不舒服等情形,後來因爲胸悶、胸痛趕緊掛急診,「莫名痛10年」讓她無法再忍,直到走入風濕免疫科向醫師吐露心聲並進一步檢查後,才確診「僵直性脊椎炎」。 -
台語歌手葉勝欽罹骨髓癌病逝! 4症狀透露骨髓癌警訊
癌症新知 / 其他癌症2498台語男歌手葉勝欽以歌唱節目《21世紀新人歌唱排行榜》冠軍出道,發行過多張專輯,2020年驚傳罹患骨髓癌,2022年2月26日病逝,享年47歲。第33屆金曲獎中,緬懷過往音樂人橋段,盧廣仲唱著「為何夢見他」,螢幕出現「葉勝欽」的名字,另許多歌迷驚訝惋惜。 -
健康促進入醫療法 恐讓 「醫療/非醫療行為」模糊化
健康養生 / 健康新知2332目前的法令規定,「物理治療師」是須經國家考試認證的專業醫事人員,其在執行臨床治療業務時,為執行醫療行為。所謂醫療行為,即以治療、矯正或預防人體疾病、傷害、殘缺為目的,所為診察、診斷及治療之行為。 -
避免膝蓋疼痛要先鍛鍊臀部肌肉? 肌力教練告訴你原因
健康養生 / 好讀精選3131迎向「經濟防疫新模式」以及解封,室內外運動可免戴口罩。隨著解封,不少人開始積極練跑,隨之而來的,可能是更好的成績,也可能是運動傷害。不論是長輩或是青年,都可能有膝蓋疼痛的問題,不論是練馬拉松、打籃球,甚至只是爬樓梯,都會用到膝蓋。 -
男下背痛「走1步休息2步」! 檢查發現是脊椎脫滑惹禍
醫藥衛生 / 保健專欄3928南部1名50歲王先生1年多來飽受下背痛、左小腿及足部麻痛,跑遍多家醫院仍未好轉,經輾轉至亞洲大學附屬醫院檢查後揪出麻痛原因,原來是腰椎滑脫及脊椎狹窄合併神經壓迫造成。 -
6旬婦人腰痛難維持坐姿 喚醒核心肌群改善下背痛問題
醫藥衛生 / 保健專欄2650吳書毅醫師表示,深層核心是控制我們動作穩定的重要角色,大部分下背痛的病人,最常出現深層核心無力,導致淺層肌群過度出力與緊繃的狀況。紅繩運動目前在歐美已被廣泛使用,經過證實對於肩頸痠痛、50肩、下背痛、駝背 姿勢不良,甚至是腰椎手術之後的病人都有所改善。 -
椎間盤突出所引發「急性馬尾症候群」 這些警訊別大意
醫藥衛生 / 保健專欄5669朱醫師解釋,馬尾是指在脊髓以下的神經結構,因為外觀看起來一絲一絲的狀似馬尾,負責發送和接收骨盆和下肢的感覺,以及腸和膀胱功能。當受到壓迫出現坐骨神經痛、腳麻,嚴重時可能導至下半身癱瘓、大小便失禁等症狀,就叫做「馬尾症候群」,好發族群是40歲以上,久坐的上班族、脊椎退化、椎間盤突出等病人也容易罹患此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