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鍵字:不安
-
婦人做家事眼前黑一半 醫示警:留意視網膜剝離3警訊
健康養生 / 視力矯正3490宜蘭1名婦女莊小姐日前如常做家事時,突感眼前一片黑暗,視線變得模糊,僅能看見近距離的物體與人物。在家人的建議下來到羅東博愛醫院眼科就診,經眼科醫師汪玟儀診斷為「視網膜剝離」,手術後莊小姐的視力成功恢復,得以重返正常生活。汪玟儀醫師提醒,年齡、近視、外傷、遺傳等都是視網膜剝離的危險因子,高危險群宜及早接受檢查,以免發生不可逆的視力喪失。 -
大腦中發現愈來愈多塑膠微粒 恐是導致失智症的元凶?
健康養生 / 健康新知6709今年2月,專業醫學期刊《自然醫學》(Nature Medicine)刊登了一篇研究報告指出,塑膠微粒會隨著血液進入大腦,造成健康危害。由新墨西哥州大學(UNM)毒理學家坎彭(Matthew Campen)領導的研究團隊,長期追蹤塑膠侵入人體組織的情況。在2月公布的研究報告,主要是追蹤長度介於0.5毫米到百萬分之一毫米之間的塑膠微粒與奈米塑膠微粒。 -
戴保險套、單一性伴侶能防菜花? 醫破除菜花常見迷思
兩性關係 / 愛愛這檔事6105黃慶雲醫師提到,門診中常見患者誤以為戴保險套就能完全預防菜花,但保險套只能覆蓋陰莖本體,陰莖根部、會陰、恥骨等部位仍可能因與體液接觸而感染,尤其皮膚若有細小傷口更易染病。 -
中藥也是藥!藥師公會全聯會千人上凱道 要求撤解釋令
健康養生 / 最新消息6296衛生福利部延長《藥事法》日落條款引發藥師強烈不滿。藥師公會全國聯合會於今日(5月4日)號召全台藥師走上凱達格蘭大道,遞交陳情書,嚴正要求政府撤回此項行政命令,強調應回歸法治,以守護全民用藥安全。 -
呼吸中止症患者注意!呼吸暫停達2分鐘 腦細胞恐壞死
醫藥衛生 / 常見疾病4065許文龍醫師曾治療1名年約30歲男性,平常喜歡運動、練重訓,夜晚睡不好,枕邊人提醒有呼吸中止症,加上起床後感覺嘴巴乾痛,即使睡得再久白天仍感覺疲累,曾做過鼻中膈彎曲手術,呼吸卻仍感不順暢。 -
88歲阿嬤長期腰痛隱藏危機! 醫師警覺揪出髖關節骨折
醫藥衛生 / 保健專欄3965在醫療的世界裡,有時候一個關鍵的眼神、一份細膩的判斷,足以逆轉病人的命運。1位88歲的婆婆因腰部疼痛前來就診,初步X光片僅顯示脊椎退化與骨刺等常見老化現象,並無明顯異常。然而,大林慈濟醫院骨科醫師江晏昇憑藉經驗與細心,並未就此輕忽。他進一步進行理學檢查與觀察病人行走狀況後,敏銳察覺到異狀,隨即安排進一步影像檢查,驚訝發現病人實際上罹患髖關節骨折,且因骨折錯位造成左右腿長度差距約3公分的「長短腳」問題。
-
RSV不分季節!守護嬰幼兒免疫接種成關鍵 離島不能等
健康養生 / 親子育兒9018近年來,呼吸道融合病毒(RSV)成為家長的隱憂,尤其對免疫系統未發育完全的嬰幼兒來說,一旦感染可能導致呼吸困難甚至重症住院。疫情後,家長對群聚感染更為警覺,如何防範病毒、建立安全育兒環境成為關注重點。金門作為離島,傳染病防治面臨諸多挑戰,嬰幼兒RSV預防如透過免疫接種政策超前部署,更能打造友善生育環境。 -
降低嬰兒猝死風險!5行為不要做 趴睡、枕頭都不安全
兩性關係 / 嬰兒母親78861歲以下嬰兒因趴睡窒息的憾事時有所聞,根據衛生福利部統計,嬰兒猝死症候群(SIDS)仍是國內嬰兒十大死因之一。研究顯示,趴睡是SIDS的主要危險因素之一。為了降低窒息與猝死的風險,建議1歲以下嬰兒應仰睡入眠,寶寶的安全比短暫的安穩更為重要。國民健康署吳昭軍署長提醒家長、照顧者及居家托育人員(保母),照顧1歲以下的寶寶除了應該避免上述5大NG行為以外,還應該注意餵奶時或剛喝完奶時,不要讓寶寶立即躺平或趴睡於大人身上,以防溢奶、吐奶,提升窒息的風險。建議餵奶後輕拍背部幫助排氣,並隨時留意寶寶狀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