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鍵字:不良反應
-
沐浴乳可加水稀釋繼續用? 食藥署示警恐引微生物孳生
醫美減重 / 彩妝保養5685市面上最常見的沐浴用化粧品,是日常會接觸到的沐浴乳,它最主要的功能是用來清潔臉部以外的皮膚。以外觀來看,沐浴乳可分成透明、不透明或帶珠光感等不同種類,以酸鹼度區分,則有鹼性、弱酸性及中性3種,鹼性是以液態皂為主體;弱酸性是以界面活性劑為主體;中性則由為液態皂與界面活性劑混合而成。 -
未完成登錄最高恐罰1百萬 食藥署揭化粧品管理3大變革
健康養生 / 消費生活3771目前化粧品管理分為一般、特定用途等2大類,讓部分業者大鑽漏洞,廣告內容常涉及不實療效。為此,食藥署表示,自今年7月1日起邁入全化粧品時代,且所有化粧品皆須完成產品登錄,否則不可製造、輸入,違者依「化粧品衛生安全管理法」處新台幣1萬元以上、100萬元以下罰鍰,且可連續罰。 -
治療肺結核!民眾用藥小心肝傷害 出現9大前兆快就醫
醫藥衛生 / 保健專欄3806藥害救濟基金會指出,INH、RMP及PZA可能導致輕微的肝功能異常,也有可能導致嚴重且罕見等程度不同的肝傷害,根據台灣歷年藥害救濟案件數據統計,藥品所引發嚴重且罕見之肝傷害包括急性肝炎、肝衰竭、猛爆性肝炎等,其疑似致害藥品則包含INH、RMP及PZA。 -
導尿管使用不當恐致泌尿道感染 出現這些情況立即停用
健康養生 / 生活保健3502近年來,台灣高齡人口比例迅速增加,國內醫療照護需求逐年攀升。在各種醫療照護相關感染中,泌尿道感染為最常見的種類之一,許多病患因本身抵抗力較低,如導尿管使用不當或導尿管品質不良,可能導致泌尿道感染,使得患者病情更加劇,而導尿管屬於醫療器材,食藥署將於本文讓民眾了解購買及使用醫療器材的注意事項外。 -
乳房重建、隆乳使用矽膠乳房植入物 有異常反應速就醫
醫美減重 / 美容整形7864矽膠乳房植入物可能發生之不良反應,例如植入物破裂、矽膠填充物擴散與滲透、莢膜攣縮、組織鈣化、乳頭與乳房皮膚感覺異常、乳房兩側不對稱、位移等。另有研究指出,女性罹患間變性大細胞淋巴癌(簡稱ALCL)與乳房植入物可能存在關聯性,儘管發生率非常低,但仍存有風險。 -
小林製藥紅麴產品恐致腎病 食藥署:台灣有2業者中鏢
健康養生 / 消費生活3856日本小林製藥於3月22日表示,旗下含有紅麴成分的5項營養補充劑恐導致腎臟疾病,目前自主回收3款相關產品,其中「紅麴降膽固醇錠」於2021年2月開始販售,累計銷售110萬份。該藥廠呼籲,已購買的民眾應停止服用,這些營養補充劑已導致6人住院,7人必須往返醫院接受治療,而今(25)日食藥署宣布,國內有2家業者曾採購小林製藥的紅麴原料,已通知業者立即下架相關產品,並呼籲購買此類產品的民眾,應暫停食用。 -
智慧手環測血壓、血糖屬醫材? 須符合醫療器材管理法
健康養生 / 消費生活4402近年來,國人自我健康管理意識抬頭,使用感測個人生理參數的穿戴式裝置逐漸增加。食藥署說明,具有量測血壓、血糖、心律變異等醫療用途的智慧手環,屬醫療器材管理,須符合醫療器材管理法相關規定,取得醫療器材許可證並由合法醫療器材商販賣。 -
常有不明原因頭暈?醫曝這型難診斷 採2治療有助緩解
醫藥衛生 / 常見疾病4395年近50歲的孫女士,由於工作壓力和家庭照顧的重擔,長時間承受嚴重的天旋地轉暈眩問題,被醫師診斷是耳石脫落症,雖然近年來嚴重眩暈的情況少了很多,卻仍時常感到頭暈、走路頭重腳輕。在多方求醫的過程中,經歷了各種科別的檢查,結果卻都顯示正常,這使她感到相當困擾。直到朋友介紹至長安醫院就醫,才發現可能是「持續性姿勢-知覺性頭暈(PPPD)」,經治療後症狀已大幅改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