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鍵字:不良生活習慣
-
腰痠背痛、變矮都是骨質疏鬆徵兆 4方法守護骨骼健康
健康養生 / 生活保健3402隨著年齡的增長,有些人會開始感覺到腰痠背痛,身高變矮,甚至輕輕一摔就骨折,這些都可能是骨質疏鬆的警訊。臺北市立聯合醫院林森中醫昆明院區中醫內科醫師邱淑娟指出,骨質疏鬆是1種骨頭變得脆弱、容易斷裂的慢性疾病,早期幾乎沒有明顯症狀,往往等到骨折才發現,影響日常生活與行動能力。因此,提高警覺、及早發現就顯得相當重要。 -
預防3高!成人預防保健年齡下調至30歲 每5年健檢1次
醫藥衛生 / 保健專欄3931根據衛福部統計,國人十大死因中有5項與3高(高血壓、高血糖、高血脂)有關,顯示慢性病已嚴重威脅國人健康。為強化預防與早期介入,國民健康署自114年起將成人預防保健年齡下修至30歲,提供定期健檢與衛教服務,協助民眾自主管理健康、降低風險。 -
聽說失智症是正常老化現象只能聽天由命? 醫破解迷思
健康養生 / 老年照護7160失智症不僅是個人健康的威脅,也對家庭和社會帶來沉重負擔。為了擁有健康活躍的晚年生活,提早預防失智症顯得格外重要。透過均衡飲食、規律運動和維持心血管健康,我們可以積極降低罹患失智症的風險,為自己和家人創造更美好的未來。 -
別輕忽!感冒也可能致命 醫師提醒常見迷思及注意事項
醫藥衛生 / 常見疾病4181李宏信醫師進一步說明,尤其是體弱者或老年人,由於身體無法有效產生抗體,有時甚至不太會發高燒而疏忽,通常人體的發燒機制可以抑制細菌的發展及發汗排毒,幫助消除病毒而痊癒,但部分體虛的人的身體「可能連發燒對抗病毒的能力都沒有」,使得病情容易被忽視,「所以要改變觀念,不要誤認為不發高燒就不嚴重,誤判病情的危險程度,而忽略致命危機」。 -
試管嬰兒是解決不孕的最後選擇? 國健署破除備孕迷思
兩性關係 / 不孕症15594隨著國人晚婚晚生趨勢,使得越來越多夫妻面臨生育問題。國民健康署呼籲,及早把握生育黃金期,若夫妻在無避孕情況下1年仍未成功懷孕,應儘速就醫檢查。即使是年輕夫妻,也可能因生活壓力、不良習慣等因素影響生育能力。及早進行生育檢查,透過專業評估和協助,能有效提高懷孕機率。 -
不良生活習慣害你血管硬化 有心血管疾病家族史要當心
健康養生 / 心臟血管3478近年來,不時耳聞名人發生腦中風或心肌梗塞。根據振興醫院心臟血管內科主治醫師任勗龍觀察,許多腦中風或心肌梗塞患者通常正值青壯年時期,且多為家中的經濟支柱,對家屬來說,無疑是一場晴天霹靂,並且為家庭帶來沉重的經濟負擔。不少年輕的心血管患者,其父母也同樣有心血管疾病史。這類患者年輕時便可能已經出現血管硬化,而不良的飲食習慣和缺乏運動,則會大幅增加罹患心肌梗塞等疾病的風險。 -
北部低溫下探10度! 慢性病高危族群必做6點防寒措施
健康養生 / 生活保健3853據中央氣象署預報資料顯示,今(21)日受強烈大陸冷氣團影響,台北部分地區有10度以下低溫發生!台北市政府衛生局長黃建華提醒,民眾外出活動時,需穿著禦寒衣物,注意頭頸部及四肢末端保暖。 -
寒流防腦中風只穿厚外套沒用! 關鍵「2部位」先保暖
健康養生 / 心臟血管3309寒流來襲該如何保暖?亞東醫院神經醫學部醫師徐仁佑表示,外出時應注意全身保暖,不僅是毛衣、外套、手套和毛襪,頭部與頸部的防護同樣重要,帽子與圍巾不可缺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