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鍵字:中年女性
-
秋蟹季節到! 過敏族不忌口小心全身發癢成「加菲貓」
健康養生 / 健康新知2709皮膚科陳冠宇醫師表示,過往只要到了秋蟹季,診間前來就診的病患數明顯增加,一問之下多半是因為受不了美食誘惑大啖秋蟹,使得皮膚敏感的患者如蕁麻疹等症狀加劇。因此特別提醒,若有過敏病史或為蕁麻疹患者,在大啖秋蟹前,建議可參考過敏原檢測。 -
女性過了中年身高倒退嚕別大意 研究發現恐有早死風險
兩性關係 / 女人幫3080隨著年齡增長,身高可能會變矮,女性的身高比男性更容易萎縮,為了探討身高下降與致死風險,1項由瑞典哥德堡大學的Sofia Klingberg研究者在斯堪地那維亞半島進行的研究顯示,中年女性身高下降與心臟病發作、中風導致早死的風險增加有關係。成果線上發表於《BMJ》(英國醫學期刊)。 -
壓力、勞累、氣候變化、重口味食物 都容易誘發這種病
健康養生 / 生活保健3662臺北市立聯合醫院仁愛院區過敏免疫風濕科主治醫師蔡明翰說,「反覆性風溼症」像不定點也不定時的炸彈,無法預測更難以捉摸,最典型的主訴是「痛的地方跑來跑去」,而且通常抽血和X光都沒有明顯異常。 -
走路是地表最簡單的運動 研究證實:對健康有6大好處
醫美減重 / 運動健身3359走路是地表最簡單、最容易做到的運動方式之一。專家說,是有效提高腦力、活力和新陳代謝的方法之一。美國哈佛醫學院的專家表示,科學證明步行可以減少某些癌症、肥胖和緩解關節疼痛,還可以增強免疫功能,這在新冠病毒大流行期間是個好消息。好處如下:
-
隆乳後乳癌重建易有併發症風險? 台灣實證研究揭謎底
醫美減重 / 美容整形3284隆乳手術一向是整形外科諮詢度熱門的手術,但若隆乳後的女性因罹患乳癌,需要進行義乳重建,是否會有負面影響呢?亞大醫院鄭旭棠醫師完成「隆乳病患義乳重建手術後」實證研究,發表於國際美容外科醫學期刊《英國美容外科期刊》(Aesthetic Surgery Journal),獲得國際醫界高度肯定。 -
這些情況需進行2次隆乳 預防莢膜攣縮隆乳材質成關鍵
醫美減重 / 美容整形3620元和雅方嘉良醫師表示,臨床上除了出現乳房外觀變形、觸感變硬或是義乳破裂,必須進行重修隆乳手術外,若是患者因為不滿意希望再調整,通常會聚焦在乳溝集中度、上胸豐滿度及罩杯大小,也會前來諮詢2次隆乳手術。而隆乳2次手術中最棘手不外乎嚴重的莢膜攣縮患者,因為乳房外觀已產生變形,必須將原先置放的義乳取出,同時需將莢膜變硬、鈣化組織清除乾淨,才能再放入新的義乳。 -
初期症狀與腸胃道疾病超像! 女性逾40慎防「無聲癌」
兩性關係 / 女人幫2731根據世界卵巢癌聯盟的資訊,卵巢癌是女性最常罹患的癌症的第七名,每年全球約有30萬名女性罹患卵巢癌。另最新的癌症登記報告顯示,民國105年卵巢癌的新診斷人數為1507人,與民國95年的1000人相比,診斷人數成長逾5成,死亡人數也從380人上升至656人,增加超過7成。 -
嚴重便秘竟是癌細胞擴及大腸 近5成卵巢癌確診已晚期
癌症新知 / 卵巢.子宮133癌症登記報告顯示,民國106年卵巢癌確診人數為1,396人,發生率是女性癌症第7名,近5成患者確診時已至晚期,主要原因在於初期症狀多為腹脹、腹瀉、便秘,容易被忽略,以及缺乏有效的篩檢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