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鍵字:中暑
-
溫度持續飆升熱爆了!尿尿出現5顏色 當心恐中暑徵兆
健康養生 / 生活保健2424因為民眾網購情形增加,郵差、快遞、外送員等工作量暴增,不僅面臨送貨壓力更要長時間曝曬在太陽底下,若沒有適時作好防護措施,就可能因大量流汗造成脫水,進而引發熱衰竭甚至中暑,若處理不當,更會導致器官衰竭,甚至死亡,其死亡率超過30%。 針對在戶外工作的外送人員,國民健康署提醒,「預防熱傷害3要訣」,以提前預防熱傷害的發生: 要訣1、保持涼爽1.裝備選擇‧穿著輕便、淺色、寬鬆、透氣的 -
連日高溫流汗潮濕沒擦乾 小心皮膚恐成「1病菌」溫床
健康養生 / 健康新知2222高溫濕熱的夏季,給了皮膚上的細菌「坐大」機會,因熱及流汗而生的各種皮膚疾病變多,「去除汗漬、保持肌膚乾爽」,是炎夏肌膚保健重要的一環。 -
寵物也會中暑!致死率偏高 獸醫師教你預防與急救方法
健康養生 / 寵物健康2401近期全球的人類都遇上熱浪,衛福部統計,7月1日到24日受到熱傷害的人數為556人次。不過很多人容易忽略,寵物也會中暑!獸醫師提醒,如果寵物中暑,死亡率高達5成,且很可能有後遺症,一定要小心。 -
本土+23813!死亡+86 國內出現首例熱衰竭染疫後死亡
健康養生 / 最新消息2165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在今(22)日宣布新增23,813例本土個案,280例境外移入,86例死亡個案。指揮中心醫療應變組副組長羅一鈞表示,死亡個案中最年輕案例是1名4歲女童,本身不知有慢性疾病,住院檢查時才發現,後因病程惡化關係,從確診到就醫治療僅短短5天就不幸過世。另外,有1名40多歲男子在家昏倒,醫護人員到場時發現體溫高達44度,疑似中暑,送醫後發現確診,後因因併發多重器官衰竭、敗血性休克等關係過世,是國內首例具中暑、染疫的死亡個案。 -
大暑前後小心中暑!中醫針對陽暑、陰暑 推薦2款茶飲
健康養生 / 營養美食2775中醫師吳宛容表示,「大暑」前後氣候酷熱,民眾容易有中暑及日曬後皮膚紅癢,或者起小丘疹、水皰、風團等「多形性日光疹」症狀發生。中暑一般可分為「陰暑」、「陽暑」,針對這2種狀況,中醫師特別公開,適合陰暑喝的「香薷薑桂茶」及適合陽暑飲用的「清暑益氣茶」配方,幫助民眾夏天消暑。 -
馬拉松後當晚突心跳停止! 高溫下當心突發心血管疾病
健康養生 / 生活保健2486國泰綜合醫院心血管中心加護病房主治醫師王晨旭表示,夏季環境溫度高,人體血管擴張血流量增加,心輸出量上升對心臟負擔也變大。若又因過度流汗、或嘔吐腹瀉脫水等,除血液成分變得濃稠容易產生血栓導致心肌梗塞外,還可能因電解質不平衡發生嚴重的心律不整,特別是鈣(Ca2+)、鎂(Mg2+)、鉀(K+)離子的異常最容易導致。 因此,夏季從事戶外活動,仍應量力而為,不宜逞強透支體力。 -
炎夏外出記得做好防曬! 從頭到腳裝備齊全遠離熱傷害
健康養生 / 生活保健101國民健康署署長吳昭軍提醒,除盡量避開上午10點至下午2點的時段或高溫炎熱時進行戶外活動外,更應牢記從頭到腳5裝備:「寬邊帽、太陽眼鏡、涼爽透氣衣物、擦防曬乳、自備水瓶並休息降溫」,以避免熱傷害威脅。 -
以為中暑恐心臟出問題 小暑養生中醫建議多拍打這兩處
健康養生 / 生活保健83中醫師周宗翰表示,時至小暑,已是初伏前後,台灣的天氣常傳變成高溫而午後有雷陣雨的型態,其關鍵就是濕跟熱,容易導致頭暈目眩、肩頸僵硬、容易疲倦、四肢痠軟、嘔吐、腹瀉、腹脹、頭脹痛、體溫升高、覺得補充再多水也無法解渴、心悸等,這時千萬別輕忽以為是中暑,小心是心臟出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