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鍵字:中耳積水
-
中耳炎好發秋冬!中耳炎5大症狀 延誤治療恐聽力受損
健康養生 / 話題懶人包3526秋冬換季之際,感冒與流感患者的數量大增,同時也是中耳炎發生的高峰期。中耳炎是由中耳腔感染發炎引起的疾病,也是幼兒常見的疾病之一,偶爾也會發生於成人,其主要可分為急性、積液性與慢性中耳炎,又以前兩者最常見,常見症狀包括聽力變差、耳痛與發燒等,是不可輕忽的常見疾病。《Social Lab社群實驗室》本次透過《OpView社群口碑資料庫》追蹤近半年內「中耳炎症狀」話題的網路聲量表現,帶您了解中耳炎常見的5大症狀。 -
耳朵癢痛小心細菌感染!嚴重恐聽損 醫曝3招防外耳炎
健康養生 / 生活保健4189許多人都有過耳朵癢痛、耳朵流膿等不適症狀,但大部分認為這是小事,過幾天就沒事,但耳鼻喉專科醫師江躍辰提醒,耳朵癢痛的成因眾多,如外耳炎、中耳炎、中耳積水,或是感冒時淋巴腺腫脹,必須找出病因,對症下藥,如果太晚就診,可能造成聽損。 -
「中耳積水」是耳朵進水所引起? 真正原因與這個無關
醫藥衛生 / 常見疾病4590知名YouTuber蔡阿嘎常在網路影片分享育兒經驗,近期他發現與孩子互動時,兒子蔡波能總是回應「蛤」,似乎聽力變差,就醫檢查發現「中耳積水」,以致影響聽力。耳鼻喉科醫師蘇志英提醒,幼兒感冒時常合併中耳炎,如果感冒痊癒後2週,聽力仍不好,家長應提高警覺,陪同孩子就醫。 -
耳朵嗡嗡叫?網友盤點7大耳鳴原因 呼籲小心疾病徵兆
健康養生 / 話題懶人包4640《Social Lab社群實驗室》本次透過《OpView社群口碑資料庫》追蹤近6個月內「耳鳴原因」話題的網路聲量表現,帶您了解網友熱議的7大耳鳴原因排行。 -
鼻竇炎併鼻息肉老復發!恐與體質有關 醫曝治療新選擇
醫藥衛生 / 常見疾病16353隨精準醫療世代來臨,醫界近年也發現生物製劑有助降低慢性鼻竇炎併鼻息肉復發風險。台灣在2022年跟隨歐洲鼻竇炎鼻息肉治療指引 (EPOS2020)的腳步,公布生物製劑使用指引。林口長庚醫院耳鼻喉部副教授級主治醫師傅嘉祥表示,生物製劑治療可抑制呼吸道免疫反應,降低發炎,減少呼吸道上皮障壁被破壞,進而抑制鼻息肉生長,即可減緩患者鼻塞、嗅覺不佳等困擾,或是降低手術後復發的機會,無疑讓患者多了一項治療選擇。 -
6旬婦鼻涕倒流嚴重!吃藥10年無效 竟是牙齒長到鼻腔
健康養生 / 口腔植牙25871名6旬婦人10年前出現鼻涕帶血絲及鼻涕倒流等狀況,檢查後以為是鼻竇炎,但用藥始終未改善,日前到醫院求診,竟發現有1顆牙齒長到鼻腔內。亞洲大學附屬醫院耳鼻喉部部長田輝勣說明,異生齒是指牙齒生長在口腔齒槽以外的地方,常見多出現在上顎骨部位,臨床上長在鼻腔內機率極低。 -
小孩感冒流鼻水還哭鬧抓耳朵 小心可能是中耳炎惹的禍
醫藥衛生 / 常見疾病2791小兒中耳炎是兒科常見疾病,盛行率相當高,許多小孩都得過中耳炎,有些反覆發作,台北市立聯合醫院忠孝院區小兒科主任杜戎玨提醒,家長如果發現小朋友感冒時合併哭鬧、抓耳朵等行為,務必提高警覺。 -
聽力問題知多少? 聽覺受損情況與常見聽覺輔具整理包
健康養生 / 生活保健4388人類的聽覺系統可分為周邊和中樞,周邊聽覺系統由外耳、中耳、內耳所組成。外耳負責接收聲音、定位聲源、聚集聲能,使聲音通過外耳道和鼓膜、傳輸到中耳;中耳為內含空氣的腔室、當中有3塊小聽骨負責傳遞聲波;內耳分為前庭(負責平衡)和耳蝸(負責聽覺),耳蝸內含柯蒂氏器(Organ of Corti)、為聽覺的終端受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