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鍵字:中風後遺症
-
半年食不知「味」 山元日式針灸找回嗅覺人生
醫藥衛生 / 中醫養生4562嗅覺異常包括嗅覺喪失、嗅覺減退、嗅覺過度敏銳及嗅覺障礙,當中又以前兩者較為常見。高資承醫師說,造成嗅覺異常的因素很多,包括鼻過敏、鼻腫瘤、鼻腔結構異常等所引起的鼻部阻塞,或上呼吸道感染、頭部創傷、老化、內分泌障礙及先天性異常等,都有可能以嗅覺改變的病症來表現。
-
耳中風恐失聰 山元式新頭針為聽力找「聲」機
醫藥衛生 / 中醫養生4083收治這名施姓患者的醫心堂中醫診所院長高資承醫師表示,突發性耳聾是耳鼻喉科的急症,有耳中風之稱。其定義為72小時之內,出現連續3個頻率大於30分貝的感音神經性聽力損失。而耳中風的發生率在台灣約為十萬分之五到二十,發病年齡大多介於40歲到60歲間,且多發生於單耳,鮮少有雙耳同時發生的個案。 -
刺激點對應身體部位 山元式新頭針止痛修復
醫藥衛生 / 中醫養生5873前年赴日向山元敏勝醫師取經這套頭針療法的醫心堂中醫診所院長高資承醫師說明,山元老師曾留學德國,是麻醉科的專科醫師。後來回日本開業治病時,有天無意中發現刺激點,開始深入研發新頭針療法系統,他不使用所謂的經絡和穴位療法,而以全息律的概念在頭皮找出可診斷與治療的刺激點,其理論基礎在於發現身體表面某個部位可以對應某個器官,再找出頭皮扎針點治療,這與耳針原理有異曲同工之妙。 -
搶救急性腦中風 介入性動脈取栓新療法
醫藥衛生 / 常見疾病2061有鑑於急性腦中風治療是與時間賽跑的重症,林口長庚紀念醫院發展出「介入性動脈機械取栓法」,並成立「多科整合式急性腦中風治療小組計畫」,針對所有急性腦中風到院病人,進行診斷及治療的時間控管分析及改進,至今收治近50例,預後均相當良好。 -
有苦難言! 中風失能癱瘓易憂鬱
醫藥衛生 / 慢性疾病46台北市中風之友康復協會3月5日公布一份調查指出,87.2%民眾知道中風可能導致癱瘓,23.9%了解會造成無法言語,10.8%知道會有肌肉痙攣。但卻有高達9成以上民眾不知大小便失禁、視力障礙、吞嚥困難、情緒不穩、憂鬱症也是中風後遺症。
-
中風患者練瑜珈 可改善不平衡後遺症
健康養生 / 健康新知3318根據研究顯示,近1/4的中風患者因身體不平衡而跌倒,並可能造成骨折問題,嚴重甚至失去生命。除了身體上的傷害,中風還可能由於無法控制自己的身體、不能自由行動,導致憂鬱症的發生。普遍而言,行動問題是利用每日復健來恢復,但現在研究發現,練習瑜珈也能幫助改善!研究刊載於最新的《中風期刊》(Stroke)。 -
腰圍超標不是福 當心增加小中風機率
健康養生 / 生活保健2290近年國人外食文化興盛,上班族工作時間長、壓力大,往往以速食方式解決三餐,除用餐不定時之外,更時常有意無意把高油、高糖分的食物吃下肚,當驚覺身體不健康時,腰圍已經大了好幾吋,無形中也增加小中風的潛在危機。署立雙和醫院職業醫學科祝年豐醫師表示,小中風與中風症狀相同,但因為其症狀24小時內便會消失不會留下中風後遺症,因此容易使國人輕忽,但往後發生中風的機率卻是一般人的十倍之多,因此預防中風更要從遠離小中風做起,透過日常測量腰圍與血壓,達到預防疾病的效果。 -
長時間手腳冰冷 末梢血液循環障礙拉警報
醫藥衛生 / 常見疾病83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