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鍵字:中風機率
-
心房顫動病人易中風 專家:及早治療評估可降低發生率
醫藥衛生 / 常見疾病3566振興醫院中風中心主任兼神經內科主治醫師賴昱樺表示,心房顫動(atrial fibrillation)是臨床上最常見的心律不整,在台灣每6位中風患者中,就有1位合併有心房顫動,一旦發生心房顫動,腦中風的機率會增加5倍,且併發腦中風時,1個月內死亡率為25%、1年內死亡率高達50%。 -
長者因腦出血無法吃抗凝血劑 醫採1治療控制心房顫動
健康養生 / 心臟血管3751輔大醫院心臟內科主治醫師林重佑表示,醫學上預防心房顫動導致腦中風的標準治療,應聽從醫囑規律服用抗凝血劑,但有些病人可能對藥物過敏、腸胃道出血、腦出血等原因, 不適合服用抗凝血劑,或是規律聽從醫囑服用抗凝血劑的情形下,仍產生中風,此時就需要額外的保護裝置來預防中風。 -
手麻腳麻快中風了?醫揭中風危險因子 改善血循可預防
健康養生 / 心臟血管8015腦中風發作通常來得突然,程建中醫師指出,如果出現:(1)單側手腳無力、發麻。(2)臉歪嘴斜,無法控制表情,甚至口水不自主流出來。(3)說話口齒不清、像大舌頭或含滷蛋。出現以上症狀時很可能是中風,應即刻送急診救治,把握黃金3小時立即施救,注射溶解血栓藥物,恢復健康的機率較大。 -
微創手術關閉左心耳! 可防心房顫動生成血塊引起中風
健康養生 / 心臟血管3697林口長庚心臟血管外科團隊於2022引進新式「左心耳夾」治療心房顫動,相較傳統手術,除了更有效的關閉左心耳,還可降低手術時間及減少出血風險。至今年3月,累積完成第100例新式左心耳夾手術,並引進胸腔鏡心臟不停跳左心耳關閉術,提供心房顫動新的微創治療選擇。 -
代謝症候群上身沒注意? 有4分之1人不曉得健康出狀況
健康養生 / 生活保健3619台北市立聯合醫院附設大安門診部主任宋季純表示,根據110年成人健檢受檢者資料發現,自稱沒有高血壓、糖尿病、心臟病等病史民眾,在受檢後異常結果比例竟高達4分之1,透過定期健檢,可幫助您有效掌握個人的健康狀況!目前大安區有44家醫療院所提供「成人預防保健服務」,其中21家更加入「全民健康保險代謝症候群防治計畫」,除了篩檢還可針對代謝症候群,提供客製化健康管理。 -
春天溫差大!清晨這時間好發心血管疾病 腦中風危險增
健康養生 / 心臟血管4100腦中風可概分為缺血性腦中風和出血性腦中風2大類,其中缺血性腦中風為國內最常見,缺血性患者占8成,出血性占2成。台南惠民診所陳效衡醫師指出,缺血性中風包括發生血管栓塞的急性腦中風,以及有時會先出現短暫性的缺血性腦中風,又稱「小中風」;出血性中風則是血管突然管破裂,引發血塊壓迫腦部影響供血,導致腦細胞缺氧進而造成全身症狀。 -
鼾聲響起!恐睡眠呼吸中止症 及早防治不讓這些病上身
醫藥衛生 / 保健專欄4431嘉義長庚醫院耳鼻喉科主任蔡明劭每年收治超過700位新診斷出睡眠呼吸中止症的病患,他提到症狀輕微者可透過減肥、運動、改善生活習慣…等方式恢復健康;而症狀明顯和中重度以上,則需使用陽壓呼吸器或接受手術治療。只要病人願意接受妥善治療不僅可改善夜間打呼,白天也較有精神,且睡好睡飽亦能促進心臟機能、血液循環,部分高血壓患者也會獲得較好的疾病控制,降低中風風險。 -
溫差過大當心腦中風! 護血管避免阻塞促進血循成關鍵
健康養生 / 心臟血管4155現代人生活步調快速、壓力龐大,飲食多以高糖、高油、高鹽為主,不僅三高、慢性病盛行,長期容易造成心血管壓力,血液循環變差,一不注意血管阻塞就會導致中風。新竹縣康青骨科診所郭文華醫師指出,民眾面對三高、糖尿病等疾病,長期疏於控制,血管容易變質,進而形成血栓,造成動脈硬化,尤其天氣變化大時,血壓起伏也大,一不小心血管就容易壞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