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鍵字:乳品
-
職場媽咪餵母乳遇瓶頸 工作環境不友善是主因
兩性關係 / 嬰兒母親3756許淳森呼籲各企業,提供完善哺乳環境,支持哺乳婦女,養育健康的下一代。此外,媽媽可以增加哺乳的頻率,給予乳腺刺激維持乳量,並透過均衡飲食,來強化母乳品質。
-
三高症甩不開? 積極控管血糖可改善
醫藥衛生 / 常見疾病3766廖學崇醫師指出,血脂偏高的患者,應隨時注意控制總膽固醇、低密度脂蛋白、高密度脂蛋白和三酸甘油酯的指數,避免因血脂過高而引發其他心血管疾病。而罹患高血糖的患者容易覺得疲倦、虛弱、視力模糊,且有三多症(尿多、喝多、吃多),嚴重時須使用胰島素或其他藥物來降血糖,讓胰臟細胞能得到休息。 -
生乳未經冷卻殺菌 直接喝容易拉肚子
健康養生 / 生活保健7303劉怡里強調,生乳是指從健康乳牛擠出,經冷卻且未經其他處理的生乳汁,由於生菌數超高,直接飲用可能拉肚子,因此,不建議販售和飲用,可能危及健康。 -
吃對早餐能變瘦 優質蛋白質是關鍵
健康養生 / 生活保健35872015年發表於《營養學雜誌》(The Journal of Nutrition)的研究,29位學童分別吃不同的早餐,一組早餐蛋白質比例較高(344大卡、蛋白質21%約18克、醣類52%、脂肪27%),另一組的蛋白質比例較低(327大卡、蛋白質4%約3克、醣類67%、脂肪29%)。 -
「乳瑪琳」食安危機 專家教你認識人造奶油
健康養生 / 消費生活6719董氏基金會食品營養中心主任許惠玉表示,董氏基金會103年底調查,發現人造奶油產品成分大不同,除了消費者認知的「乳脂肪」外,其他一半以上則是「植物油」或「動植物混合油」的產品。 -
食安控管有一套 12步驟確保消費者安全
健康養生 / 消費生活6732食品安全管制系統準則(HACCP)是一種系統性管理,主要可分為兩大部分,包含危害分析(HA)和重要管制點(CCP),前者為評估分析從原料驗收至最終產品出貨流程中可能的危害;後者是依據危害分析所獲得的資料判定,將危害消除或降至可接受的水準,因此屬於源頭預防性的系統性管理。 -
食藥署為奶油正名! 乳脂肪含量須達80%以上
健康養生 / 健康新知4245此公告規定,奶油及鮮奶油是由乳品衍生的油脂製品,其中乳脂肪須達到80%以上,才能叫奶油。乳脂肪含量10%以上、未達80%者,則稱為鮮奶油/乳脂/食用乳油/鮮乳油。 -
小孩長不高? 國內逾八成學童乳品攝取不足
健康養生 / 親子育兒3588董氏基金會在105年11到12月間,針對全國北中南415位國小五年級學童與其家長進行調查,發現六成學童沒有天天喝牛奶;進一步分析,超過八成學童都喝不到建議量,平均每天僅喝0.7杯牛奶,還不到衛福部每日建議攝取量1.5杯的一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