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鍵字:乳房篩檢
-
乳房攝影不怕痛! 掌握2大技巧與4步驟定期檢查有保佑
兩性關係 / 女人幫5891自今(114)年1月起,國民健康署已擴大免費乳癌篩檢對象,範圍涵蓋到40至74歲婦女,每2年可接受1次免費乳房篩檢。截至5月28日,乳癌篩檢近66萬人次,其中23.7%為擴大範圍(40至45歲及70至74歲)的婦女,整體乳癌篩檢量也較去年同期增加約21萬人次,顯示受益民眾增加,政策擴大效益逐步顯現。 -
乳房X光攝影助揪早期乳癌徵兆! 醫釐清2大常見迷思
癌症新知 / 乳癌10386在門診常遇到許多女性病人問:「醫師,我平常都沒什麼不舒服,真的有需要做乳癌篩檢嗎?」這其實反映了台灣女性在乳癌認知上常見的誤解:「沒症狀=沒問題」、「摸不到=不用檢查」。然而,乳癌在早期往往沒有任何不適,也不一定摸得到腫塊。國泰綜合醫院一般外科主治醫師陳宣安表示,當真正出現症狀或能夠觸摸到異常時,病情可能已經進展至中晚期。 -
乳癌病友協會推動篩檢普及化! 民眾熱情響應踴躍參與
癌症新知 / 乳癌7292中華民國乳癌病友協會於20日在國父紀念館舉辦了年度點亮雙色粉紅絲帶活動,今年主題旨在宣導即將於2025年實施的擴大乳癌篩檢年齡政策。根據新政策,公費乳癌篩檢的年齡範圍將擴大至40歲至74歲的女性,每2年可享受1次免費篩檢。TBCA特別安排了乳篩車駐點,並與台北市衛生局合作進行大規模宣導,吸引符合公費篩檢資格的女性前來參加。 -
符合補助年齡快去檢查! 定期乳癌篩檢助及早發現異狀
癌症新知 / 乳癌9640依據110年癌症登記資料顯示,診斷為乳癌個案為1萬5,448人,乳癌是女性癌症發生率的第1位;依據衛生福利部111年死因統計顯示,有2834名女性死於乳癌,是婦女癌症死亡率的第3位。乳癌防治為女性的重要健康議題,建議符合國民健康署補助乳癌篩檢的年齡範圍者,應儘早至各大醫療院所定期接受篩檢,以早期發現、早期治療。 -
女性必做4大婦科檢查 比乳房檢查還重要的是它別漏掉
健康養生 / 話題懶人包4028許多女性經常受到婦科疾病的困擾,從子宮肌瘤、骨盆腔發炎,甚至到乳癌與子宮頸癌,都在不同程度上影響著女性的健康。然而,透過定期進行婦科檢查,就能夠儘早發現潛在問題,進而及時採取治療措施,有效降低疾病的嚴重程度。《Social Lab社群實驗室》本次透過《OpView社群口碑資料庫》追蹤近3個月內「婦科檢查項目」話題的網路聲量表現,帶您了解網友熱議的常見婦科檢查項目排行。 -
沒有徵兆!36歲女老師與同事相揪去健檢 意外發現乳癌
癌症新知 / 乳癌423536歲陳姓女老師在同事的邀約下,一同去做健康檢查,過往的她只做過基礎的健檢(測量身高、體重、血壓、血糖、血脂及胸腔X光檢查),生活相當自律,BMI都維持在標準範圍內。陳老師此次健檢特別加入女性相關的超音波檢查,透過乳房超音波意外發現,左側乳房有個邊緣不規則的低回音結節,大小約近1公分,後續轉介至乳房外科,安排切片檢查,確認罹患乳癌。 -
降低4成乳癌死亡率!定期接受乳房篩檢 遠離癌症風險
癌症新知 / 乳癌3691粉紅十月國際乳癌防治關懷月最早由美國癌症協會所發起,目的是喚醒女性對於乳癌的重視,根據國民健康署109年癌症登記資料及衛生福利部111年死因統計顯示,乳癌為台灣女性癌症發生率第1位及死亡率第3位,為遠離乳癌風險,國民健康署邀請女性朋友們一起攜手來做乳癌篩檢。 -
常喝豆漿容易得乳癌? 關於癌症常見問題聽專家怎麼說
癌症新知 / 癌症百科2534根據世界衛生組織國際癌症研究機構(IARC)發布的數字,2020年全球常見癌症類型、導致死亡之癌症及癌症趨勢分析中最值得關注的是,女性好發的乳癌首度超過肺癌,成為全世界最常見的癌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