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鍵字:乳房超音波
-
女星39歲罹乳癌標靶藥物控制 醫:有家族史應提早篩檢
癌症新知 / 乳癌3648新光醫院腫瘤治療科主治醫師季懋欣表示,由報導與相關資料判斷,39歲確診乳癌相對其他患者比較早,比較可能原因在於遺傳或基因變異,例如好萊塢女星安潔莉娜裘莉發現BRCA基因異常,就有50%以上機會發生乳癌,因此具有2等親內乳癌家族史女性,年輕時就可以先藉由乳房超音波發現早期病兆。 -
乳癌威脅女性健康預防勝治療 1次搞懂乳房超音波檢查
癌症新知 / 乳癌3573目前國健署有補助45歲以上的婦女每2年接受1次「乳房攝影檢查」,而非超音波,因此很多民眾並不知道乳房超音波的重要性。然而,多數台灣女性的乳房是較緻密的,會影響到乳房攝影的判斷率,所以,並不是攝影說沒事就沒事。還有,乳癌是發生率最高的女性癌症,甚至台灣女性的乳癌發生時間還比外國人都還來得早,最好別等到45歲以後才開始檢查,而要在「30而已」的年紀,就開始定期接受乳房超音波檢查。 -
乳癌發生不只女性 男子發現胸部硬塊竟確診惡性腫瘤
癌症新知 / 乳癌3194男性罹患乳癌相較於女性發生率極低,美國男性的乳癌占所有乳癌不到百分之1,而全球女性與男性乳癌發生率的比率大概是120:1;台灣男性乳癌的發生率是女性的200分之1,平均1年只有不到30個病例,可以說是少見許多。 -
整形名醫張大力院長 榮獲2020美容醫學品質雙認證
醫美減重 / 美容整形3886東京風采注重高規格美容醫療品質、安全執行美容醫學流程、個人化專業評估、整形醫美環境各項儀器設備國際同步、開刀房可執行8大整形美容手術項目、維護隱私專人管理、日式創新服務特色及注重人性化細節等。 -
女性癌症死亡排名乳癌名次攀升 應定期檢查提前部署
癌症新知 / 乳癌3033北投健康管理醫院沈彥君主任醫師表示,乳癌是可透過篩檢提早發現及早期治療的,依照醫師的治療方針並接受正規的治療,乳癌的5年整體存活率可達85%。沈彥君醫師也提醒女性從20歲開始就該安排自主篩檢,定期每個月做自我觸摸評估(手指併攏以指腹按壓,範圍以胸骨為中線,按壓鎖骨下緣、腋下及肋骨下緣邊界)或是接受乳房外科理學檢查。 -
台大智慧醫療中心超級電腦助陣 加速影像醫學偵測判讀
醫藥衛生 / 醫院情報3586台灣大學與台大醫院團隊藉由心胸部電腦斷層影像,以自行開發的神經網路架構,及聯邦式學習之模式,共同開發心臟主動脈鈣化/脂肪全自動分析AI模型,透過模型可以自動分類及計算胸腔鈣化/脂肪定量,心臟分割準確度達94.2%,分析1個病例只需要0.4秒。 -
台灣女性乳癌年輕化早歐美10年 乳房出現腫塊是警訊
癌症新知 / 乳癌527534歲的張小姐,至北投健康管理醫院安排健康檢查,透過乳房超音波檢查,在左側乳房的內下測有約1.8公分的異常影像,結合零輻射磁振造影(MRI)檢查後,發現為疑似為邊緣不規則的乳房腫瘤,後續由乳房外科醫師病理切片後,確診罹患乳癌第1期。 -
乳頭搔癢逾2周應就醫 可能是罕見癌前病變柏哲氏病
兩性關係 / 女人幫5830乳頭搔癢大部份的情況是良性問題,如有做好適當的皮膚清潔,偶爾出現乳頭搔癢,並無伴隨脫屑或發紅等表現,女性不需過度緊張。這種情況多是由於皮脂腺分泌物或衣物刺激所引起類似溼疹的反應,大部份可以自行痊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