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鍵字:乳房重建
-
男性乳癌發生率是女性200分之1! 乳房重建不可輕忽
癌症新知 / 乳癌2640根據108年國民健康署數據統計,乳癌為我國婦女癌症發生率第1位,每天平均約31位婦女被診斷罹患乳癌、6位婦女因而失去性命。然而,乳癌並非女性專有,男性也會發生,比率約女性的200分之1。 -
女星39歲罹乳癌標靶藥物控制 醫:有家族史應提早篩檢
癌症新知 / 乳癌3573新光醫院腫瘤治療科主治醫師季懋欣表示,由報導與相關資料判斷,39歲確診乳癌相對其他患者比較早,比較可能原因在於遺傳或基因變異,例如好萊塢女星安潔莉娜裘莉發現BRCA基因異常,就有50%以上機會發生乳癌,因此具有2等親內乳癌家族史女性,年輕時就可以先藉由乳房超音波發現早期病兆。 -
乳癌患者憂成少奶奶 乳房重建找回自信常見手術分3類
癌症新知 / 乳癌3579亞東醫院形體美容中心主任湯月碧分享,先前1位正值青春年華的少女,年僅27歲就確診乳癌,經外科醫師診斷後執行左側乳房全切除術,雖然預後良好,卻也損失一側乳房,對妙齡女子而言實屬沉重。 -
乳房微創重建不必切除乳頭與皮膚 為乳癌病友找回自信
癌症新知 / 乳癌4919高醫附醫乳房外科暨癌症中心專任主治醫師張智皓表示,原本乳癌治療就是要去除癌細胞,比較少考慮乳房重建,乳頭或表面皮膚都會完全去除,但是最期新發現,乳癌細胞多在乳腺發展,當成長較大時,會沿著淋巴與血液轉移到其他地方,較少侵犯皮膚與乳頭,因此治療乳癌時,狀況允許下可以保留乳頭。 -
美妝網紅崔咪挺過乳癌 重建手術不再為「少奶奶」所苦
癌症新知 / 乳癌5473「乳房重建不分年齡」高雄醫學大學附設中和紀念醫院乳房外科主治醫師歐陽賦表示,許多乳癌患者切除乳房之後,個性變得封閉,缺乏自信,甚至不敢與另一半坦誠相見,人生變成黑白。 -
女性纖維囊腫如何安全隆乳? 術前乳房超音波是關鍵
醫美減重 / 美容整形4104平胸者、有纖維囊腫、過瘦或有乳癌病史者不適合自體脂肪隆乳,1名健身教練在諮詢多家診所後發現,僅有東京風采提供術前超音波檢查並評估手術條件的服務,張大力院長透過超音波發現該名健身教練乳房內有纖維囊腫後,並不建議選擇自體脂肪隆乳。 -
傳統全乳切除恐成少奶奶 微創手術乳癌患者接受度高
癌症新知 / 乳癌3722乳癌位居女性癌症排行榜之冠,據統計,台灣每年新增1萬5千多人乳癌個案,但在政府持續推動乳癌篩檢下改善成效顯著,乳癌原位癌比率逐漸升高,晚期確診患者明顯下降。 -
7成女性不滿意胸部 魔滴仿真觸感詢問度高
醫美減重 / 美容整形6293蘇皇銓說明,Motiva魔滴運用尖端的矽膠外膜技術,提供植入物多層的防護,配合專利人體工學設計,並擁有高度伸縮性,醫師能以較小的手術切口植入,比起以往切口較大的植入手術,能大幅縮短術後的恢復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