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鍵字:乳癌病友協會
-
乳癌病友刺痛如插針 止痛治療不致成癮
癌症新知 / 乳癌272547歲的林小姐於4年前確診罹患乳癌第三期,手術後開始化療之路,打完針劑後,晚上回家開始感覺到手腳末稍神經強烈刺痛,就像有人拿針不斷戳刺五臟六腑,經醫師評估服用口服止痛藥,終於擺脫疼痛糾纏。 -
癌友齊學日本舞踊 擺脫憂鬱困擾
癌症新知 / 乳癌2171中華民國乳癌病友協會TBCA秘書長林葳婕表示,目前國內針對乳癌治療,在防治篩檢到治療等已有長足進步,但對病人心理健康照顧則相對較不足。國外研究發現,約三到五成癌友有情緒憂鬱,其中約二成被診斷為重度憂鬱症,罹患憂鬱症的機率比一般人高出3到5倍,且越年輕的患者,情緒憂鬱的狀況越嚴重。 -
標靶藥物問世 晚期乳癌患者實現旅行夢想
癌症新知 / 標靶治療2191所幸多年來乳癌病友協會的姊妹始終陪伴相挺,讓她不放棄治療。透過新型口服癌症抑制劑,生活品質提高了,終於如願實現自己人生的最大夢想,與好姊妹們來一趟長途旅行。
-
台灣日增27名乳癌患者 醫療費用成負擔
癌症新知 / 乳癌3398罹癌婦女除了在被「宣判」的當下難以承受外,後續的治療更是長期抗戰,面對突如其來的醫藥費用與生病後的生活改變,常常讓當事者以及家屬備感壓力。中華民國乳癌病友協會理事長黃菊秋以親身經歷說:「雖然我是一個職業婦女,在自己乳癌確診時,我選擇把兩張分別繳了近20年的保單解約,共領到約50萬,才得以支持治療外的花費,包括營養補給、副作用照顧及必要生活支出等。乳癌病友即便是有健保給付,平均最少需要花費20萬。」開銷相當龐大,並非一般人所負擔得起。 -
乳癌患者另一半 六成以上壓力大
癌症新知 / 乳癌44為了讓乳癌病友配偶與家庭獲得諮詢與同儕的支持,中華民國乳癌病友協會與台北市諮商心理師公會合作,為乳癌病友夫妻們量身訂做「夫妻親密關係工作坊」。理事長黃菊秋表示,八八父親節「香格里拉俱樂部」支持團體正式成立,有別於一般乳癌病友團體,均由乳癌病友夫妻檔共同參加,目標設定為癌夫互助平台。 -
罹癌15年切除右邊乳房 勇敢女子仍結婚生子
癌症新知 / 抗癌鬥士2567從外表看來,秀滿就是一般家庭主婦,但實際上,她已經罹癌15年,早在結婚之前,她就被確診為乳癌第三期,隨即切除了右邊乳房。但她勇敢面對病魔,結婚生子,現在已經是四個孩子的媽。中華民國乳癌病友協會(TBCA)副理事長杜麗珠表示,乳癌患者相當偉大,罹癌後除了面對治療,還應承受著婚姻、生育、子女教養、經濟等沉重壓力。 -
乳癌口服藥物負擔重 病友吃不消
醫藥衛生 / 醫藥話題2179據統計,全民健康保險癌症用藥的費用支出,每年已超過117億元,若以99年乳癌病患計算,人數約7萬8000餘人,藥費約為37億餘元,每年人數成長約9%,藥費成長約10%。中華民國乳癌病友協會指出,台灣每年約有700多名轉移性腫瘤基因HER2陽性(過度表現)的乳癌患者,儘管健保現已給付針劑型抗Her2標靶藥物,但仍有部分患者因產生抗藥性而惡化,因此,口服標靶藥物有必要納入給付。 -
五大癌症免費篩檢 預防成效優於高價健診
癌症新知 / 抗癌密碼107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