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鍵字:乳癌病友
-
乳癌治療後出現類更年期症狀 中醫調理助病友改善不適
醫藥衛生 / 中醫養生3887化學治療與荷爾蒙療法對乳癌病友出現更年期症狀有著密切關連性,治療過程中會導致雌激素作用減少,甚至進而停經。台北慈濟醫院中醫部醫師許雅婷表示,雌激素的作用減少意味著女性逐漸進入類更年期狀態,所以乳癌病友在治療期間便容易出現潮熱盜汗、心悸胸悶、肌肉痠痛、睡眠障礙、焦慮煩躁、陰道乾澀、排尿困難等表現。 -
健保擴增癌症1新藥及3藥品給付 嘉惠乳癌、骨轉移病友
醫藥衛生 / 全民健保3992癌症連續42年居國人死因首位,中央健康保險署公告,近期通過1項癌症新藥及3項癌症藥品擴增給付規定案,共挹注約16億元藥費, 約有3085位癌友受惠。 -
佐登妮絲城堡相片展開跑 見證25名乳癌病友的抗癌故事
癌症新知 / 乳癌6158中華民國乳癌病友協會(TBCA)與佐登妮絲攜手合作,今(1)日起自10月30日將在佐登妮絲城堡展出「她們的美麗重生相片故事展」。 -
3旬OL洗澡摸到右胸異物感 竟是早期高風險三陰性乳癌
癌症新知 / 乳癌9772臨床顯示,術前及術後輔助治療有助於減少復發風險、增加存活率。術前輔助治療不但能夠減少手術切除乳房與腋下淋巴的範圍,透過病理完全緩解率(pCR,即病理上已找不到癌細胞)數值「算命」,評估預後和藥物反應,做為後續「改運」、加強術後輔助治療的參考。 -
乳癌病友不同治療分期該怎麼吃? 跟著營養師吃出健康
癌症新知 / 乳癌10615乳癌為台灣女性好發癌症第1位,發生率逐年遞增且有年輕化趨勢,但隨著醫學的進步,乳癌治療成效愈來愈好,預後也多能維持正常生活品質。然而,許多病友對於「罹患乳癌後的飲食」有許多顧慮,例如黃豆能不能吃、牛奶能不能喝等,對此台北慈濟醫院侯沂錚營養師提供乳癌病友營養攝取原則,讓民眾能夠吃得健康又安心。 -
停經前年輕型乳癌荷爾蒙受體陽性多 專家解析治療趨勢
癌症新知 / 乳癌7888年紀輕輕確診轉移性乳癌,只能摘除卵巢強迫停經才能繼續治療嗎?1名40歲出頭的未婚女性,就醫檢查已是第4期荷爾蒙受體陽性/HER2陰性乳癌,癌細胞嚴重轉移至全身骨頭,因希望保留卵巢的女人性徵,接受CDK4/6抑制劑合併抗荷爾蒙治療,幾個月後骨頭處癌細胞全部消失,迄今約2年維持病況穩定。 -
過半女性未定期乳癌篩檢! 調查:9成認為應下修年齡
癌症新知 / 乳癌3664乳癌長年為我國女性癌症發生率第1名,更為婦女常見死因第2名,且標準化發生率及死亡率皆逐年緩升,是大家顯而易見卻視而不見的「粉紅灰犀牛」。因此,在3月「婦女月」的尾聲,中華民國乳癌病友協會(TBCA)特別於27日舉辦「粉紅灰犀牛來襲 乳癌認知及議題態度調查」發佈記者會,公布史無前例針對國內女性及病友的雙軌調查研究,並提出廣篩早治、生育保存、心理支持等6大呼籲。 -
國際乳癌月最大規模宣導 500位姊妹點亮雙色粉紅絲帶
健康養生 / 最新消息629710月為「國際乳癌防治月」,中華民國乳癌病友協會(TBCA)特別於今(15)日於台北市內湖區大湖公園舉辦「守護健康 掌握幸福園遊會」,除邀請產官學民攜手宣導乳癌防治,更號召全台超過500位乳癌病友姊妹共襄盛舉,進行連續舉辦20年的「點亮雙色粉紅絲帶」排字活動,規模歷年最大,象徵乳癌病友團結互助、相互扶持的精神,也呼籲全台女性都應注重自身乳房健康及早篩早治重要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