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鍵字:乳癌病友
-
乳癌術後物理治療 強化自我照護
健康養生 / 生活保健4582葉瑞珠指出,癌症治療後所產生的次發性淋巴水腫,通常會在手術傷口以下的身體部位出現腫脹,主要是因為手術或多或少破壞了細小的淋巴管,皮下組織間液不易透過淋巴循環排出,堆積在皮膚與肌肉間而形成腫脹。因淋巴結負責淋巴液的收集與過濾,還有人體的免疫反應,一旦數量減少,人體的防禦力也會降低。 -
乳癌病友不想當少奶奶 術前輔助治療新選擇
癌症新知 / 乳癌3769台灣癌症基金會副執行長蔡麗娟表示,這部微電影反映出許多乳癌病友的心聲,尤其是年輕癌友在面對女性象徵──乳房,可能面臨切除的衝擊時,心理壓力是非常大的。根據國健署2013年癌症登記統計資料顯示,乳癌高居台灣女性癌症發生率之首,罹癌人數高達1萬1,281人,較前年新增了3,307人,是所有癌症中增加最快速的,平均每天約有31名女性罹患乳癌。 -
乳癌術前治療新觀念 患者不為「少奶奶」所苦
癌症新知 / 乳癌2628「確診乳癌,並不一定急著切除乳房」新光乳房醫學中心主任鄭翠芬說,乳癌治療觀念正在翻轉中,術前治療逐漸受到重視,醫師依據患者基因表現,選擇合適的藥物治療,等腫瘤縮小再進行切除手術,大幅提高保留乳房的可能性。 -
募集假髮百人齊捐 助癌友走過抗癌路
癌症新知 / 抗癌鬥士1413 -
乳癌威脅女性健康 醫:多運動降低罹癌風險
癌症新知 / 乳癌2672美秀是一位單親媽媽,某天洗澡時摸到自己左側乳頭上方出現不規則硬塊,大約2.5至3公分,過了2到3個月至醫院做檢查才確診是乳癌2B期,屬HER2陽性,比一般乳癌患者的復發和惡化機率更高。美秀在歷經切除全左乳手術、8次化療、25次放療後康復,並維持定時運動習慣,包括跳舞、游泳、打太極拳,已成功抗癌10年。 -
乳癌最怕轉移復發 病友故事振奮抗癌決心
癌症新知 / 抗癌鬥士4533中華民國乳癌病友協會舉辦《活得漂亮.過得精彩——轉移性乳癌繪本故事徵文比賽》,透過故事分享,讓轉移或復發性乳癌的患者,看到不同姊妹人生中的同樣挑戰,得到更多的信心。 -
拔河斷臂18年 病態性神經痛揮之不去
醫藥衛生 / 醫院情報432210月19日是國際疼痛研究協會IASP訂定的世界疼痛日,適逢10月的乳癌防治月,台灣疼痛醫學會特別與台灣全癌症病友連線、中華民國乳癌病友協會合作,透過「癌友幫助癌友」模式,招募志工到各醫院推廣疼痛衛教。
-
乳癌姐妹舞動新人生 搖擺青春重返少女時代
癌症新知 / 乳癌91現場共邀請5位乳癌姐妹穿上高中制服,並以電影《我的少女時代》插曲《我們青春》帶領現場190位乳癌病友及家屬一起搖擺青春舞曲,並鼓勵乳癌病友在罹癌之後仍可以從事任何對身體有益的運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