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鍵字:五臟
-
夏天養生應護心少動怒! 紅色、酸味食物有助安神收汗
醫藥衛生 / 中醫養生4239根據最新統計,國人死於心血管病人數已超越癌症死亡人數,《黃帝內經》聖人不治已病,治未病,預防勝於治療,應把握立夏養心好時機。2025年5月5日是立夏的日子,立夏開始,晝長夜短,氣溫升高,容易使人心浮氣躁,《黃帝內經‧素問‧四氣調神大論》提到夏季養生應要「使志無怒」,不輕易動怒,盡量維持心情平和舒暢,以避免心火過於旺盛傷心神。 -
春天潮溼炎熱交替乾癬易復發 中醫建議嚴重期茹素1週
醫藥衛生 / 中醫養生4365至於飲食方面,避吃海鮮、生冷食物、酒,少吃寒涼苦瓜,嚴重發作期間,建議茹素1週,待皮膚狀況穩定,再選擇豬雞肉食用。另外,可食用不添加酒的四神湯,可改排骨或瘦肉取代小腸,或加糖做成甜食變換口味,也可將紅豆、薏仁、綠豆混和等量食用,紅豆補腎氣、薏仁利濕、綠豆清熱,都有助於改善乾癬病症。 -
麻雀誤觸黏鼠板怎麼辦?別硬扯! 獸醫師建議採3步驟
健康養生 / 寵物健康6676都會區中經常能看見麻雀的蹤跡,「麻雀雖小,五臟俱全」是一般人對麻雀常見的形容。由印度環保團體發起的「世界麻雀日」,訂於每年3月20日,旨在喚起大眾對日常生活中常見鳥類的關注。新北市動保處長期致力於野生動物救援與保護,不僅關心保育類動物,也積極救援都市中常見的鳥類,如麻雀、白頭翁、綠繡眼等。動保處在2024年間共受理1388件野鳥救援案件,這些鳥類因誤觸黏鼠板、其他人為因素或環境影響而受傷,需要即時援助。動保處透過救援與醫療照護,幫助牠們順利重返自然。 -
春天好發皮膚病!皮膚爆癢 濕疹、汗皰疹、乾癬最常見
醫藥衛生 / 常見疾病7762春天乍暖還寒,日夜溫差大,小心皮膚拉警報!中醫認為,春天是萬物生發的季節,若不好好保養身體,熬夜、壓力大,加上年節飲食不節制,更容易在3至5月期間爆發濕疹、汗皰疹或乾癬等皮膚問題,不可掉以輕心。 -
染新冠、黴漿菌!男子久咳不停 中醫對症下藥成功止咳
醫藥衛生 / 中醫養生381434歲陳先生在確診新冠前,就有輕微咳嗽症狀,未料確診後反而更嚴重,一整天都在咳嗽,甚至引起頭暈、頭痛,一度以為是新冠肺炎後遺症。咳了將近2個月的他,再度就醫才知感染黴漿菌,聽從醫囑服用抗生素治療,但症狀遲遲未見好轉,後來改求助中醫治療,一週後咳嗽狀況終於改善,其他症狀也逐漸好轉,約兩週時間總算恢復身體健康。 -
泡腳助眠暖身又排濕! 糖尿病患者能泡腳嗎?專家解答
健康養生 / 生活保健3465冬天適合泡腳養生,泡腳可以調節氣血循環,讓冰冷的手腳暖呼呼。中醫理論認為,泡腳有助於促進血液循環,是一個簡單有效的居家保健方式,尤其配以溫熱中藥材熬煮的藥液,整體效果更佳。 -
歲末大掃除當心誘發皮膚病! 全身防護措施務必做確實
醫藥衛生 / 中醫養生4427年終大掃除,小心皮膚病跟著來!每到年節前大掃除期間,不少人常遇到富貴手、濕疹、汗皰疹等皮膚問題找上門。聖元中醫診所院長鄭愛蓮醫師呼籲,尤其是有皮膚病史的民眾,更要注意做好防護措施。建議選擇天氣好的日子,全家分工合作,利用週末假日分批完成清掃工作,避免過度勞累,才能遠離皮膚病復發的威脅,開心過好年! -
氣溫降胸悶胸痛是心臟病? 中醫教你緩解心肺功能不適
醫藥衛生 / 中醫養生3325吳文誠中醫師表示,有許多患者求診時常表示自己每到冬季時就容易心悸、喘,醫院檢查卻顯示沒有心血管疾病相關問題,因而對自己的症狀感到困惑才來求助中醫。而中醫在治療相關非器質性心肺功能相關症狀或疾病時,就會以全人醫療的角度治療,會以肌筋膜張力、神經穩定性、氣血盈虧3個角度出發,來幫助患者改善相關症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