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鍵字:人工關節
-
西方人做不出亞洲蹲 原因跟如廁文化有關
健康養生 / 健康新知5276我們所熟悉的公廁蹲法,對西方人來說可不是件簡單的事情,當雙腳貼地身體往下降時,西方人往往直接跌坐在地,因此,這個蹲法也被封為「亞洲蹲」。但是到底為什麽西方人沒辦法蹲呢?跟人種有關嗎?國泰綜合醫院物理治療師簡文仁表示,東西方生活習慣的差異,亞洲人較常用這個姿勢做事、休息,因而能夠做出這個蹲姿,但西方人 -
對抗退化性關節炎 醫師:人工關節是最後選擇
醫藥衛生 / 常見疾病3790退化性關節炎為老年人最普遍的疾病。據統計,70歲以上年長者發生率高達70%,且女性多於男性;除手關節、髖關節及腕關節之外,最常發生在膝關節,疼痛嚴重時走路都成問題,但膝關節損壞就一定要換人工關節嗎?醫師建議,退化性膝關節炎患者不用急著開刀,可以先做大腿的股四頭肌運動,減緩疼痛,並先嘗試玻尿酸關節注射等治療。 -
白內障置換人工水晶體 全焦段遠中近一路清晰
健康養生 / 視力矯正3501隨著醫療科技的進步,人工水晶體的功能也不斷精進,選擇更添多樣化。晶盈眼科診所陳逸川醫師表示,早期做完白內障手術後,單焦點人工水晶體能應付看遠景,但看近物就得戴上老花眼鏡。直到多焦點水晶體出現,開始著重抗老花功能,雖能克服看遠物和看近的閱讀,但視力仍侷限在特定焦點距離上,看電腦等的中距離卻視力模糊,必須重新對焦;再者多焦點設計是利用光學繞射原理,易受光學干擾,夜間開車也會產生眩光而視力變差。 -
推動人工關節登錄制 患者免於二次手術
醫藥衛生 / 醫院情報3064健保署長李伯璋表示,目前「人工關節登錄制度」資料包括全膝關節置換術、全股關節置換術、部分關節置換術併整形術等七類手術,以104為例,約4.8萬件。 -
邱彥碩醫師開講常見骨科疾病 民眾反應熱烈
健康養生 / 消費生活5637雙和醫院骨科關節重建科主任邱彥碩醫師,為台灣最早從事微創人工關節的骨科醫師之一,已累積數千例成功的微創膝關節、髖關節、以及脊椎手術的經驗。日前受台北市紅十字會之邀,演講「常見的骨科疾病——微創手術介紹」,向民眾說明骨骼保健之道,介紹常見的骨科疾病,並說明治療方式。當日參與講座的民眾擠滿活動會場,反應相當熱烈,以下是本場講座內容精采節錄。 -
耳鳴、骨科、白內障衛教講座 9月3日等你來
健康養生 / 消費生活2820您是否有長期耳鳴的困擾?是不是覺得治不好?中山醫院耳鼻喉科主任李宏信醫師臨床經驗豐富,開業已40多年,至今已累計無數耳鳴治癒案例。本次第一場講座,李醫師將跟民眾說明耳鳴的成因及治療,及預防的方式,讓民眾不再苦於耳疾求助無門,並在生活上就做好預防機制。 -
百大良醫》骨科醫師邱彥碩 教你顧好關節
醫藥衛生 / 常見疾病4551邱彥碩醫師現為台北醫學大學、部立雙和醫院的關節重建科主任,曾入選2009年《商業周刊》的「百大良醫」,且為台灣最早從事微創人工關節的骨科醫師之一,已累積數千例成功的微創膝關節、髖關節、以及脊椎手術的經驗。本次講座,邱彥碩醫師將教導大家保養骨關節的方法,希望人人都有好「骨」氣、筋骨永健。 -
創新研發海綿骨碎片 異骨移植造福骨癌患者
醫藥衛生 / 醫院情報2523為提供國人安全高品質的異體移植骨頭,台北榮總骨科部與生寶生技集團產學合作,率先投入骨組織開發製程,研發出5到10mm大小的第一代海綿骨碎片,供手術醫師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