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鍵字:人格
-
拒絕性騷!少女被店長「求牽手」 人力銀行談自救策略
兩性關係 / 女人幫3970有位女大生在連鎖咖啡廳打工,男同事時常觸碰她的肩膀,以及摸馬尾等明顯性騷擾的行為;甚至在摔破盤子時,男方竟對她說「要扒光她的衣服去見客」使她噁心到不行。另有女性被店長詢問「單身嗎?」甚至在下班後收到訊息說「想牽著手一起散步」等言語。這些行為明顯涉及性騷擾! -
社群網紅裝病建人設!專家揭背後動機 恐有這類型人格
醫美減重 / 精神健康3625在「麵包包」自爆詐病之前,就有網友公開質疑,網友指稱,「但化療了65次,卻不需要裝人工血管嗎?假設有裝人工血管,能夠做前蹲或是架槓甚至是上挺嗎?」、「最近發文說癌細胞冬眠了,療程也告一個段落,但原本胰臟癌4期,已經轉移骨頭、大腦,這樣算是醫學奇蹟了吧?」 -
中重度異位性皮膚炎治療 醫:把握6歲上小學前黃金期
醫藥衛生 / 醫藥話題64如何突破治療瓶頸,幫助中重度異膚兒童長期安全穩控疾病呢?王志堯理事長表示,隨著醫療進步,目前已有多種標靶藥物,如:生物製劑及口服標靶小分子藥物,突破中重度異膚嬰幼兒的治療瓶頸,精準鎖定引發乾癢與發炎的細胞激素,安全性高,且搔癢與發炎症狀改善顯著。 -
李玟驟逝生前飽受憂鬱症之苦 醫師盤點憂鬱症9大警訊
健康養生 / 名人健康100形象樂觀開朗、充滿能量的國際天后李玟,驚傳在7月2日於家中輕生,急救至5日仍救不回寶貴生命,享年48歲。媒體報導,李玟二姊李思林回想起妹妹生前幾天模樣,「最後眼神變得都是空洞的」,她表示,真的很可惜,一顆耀眼、樂觀的巨星,最後竟變得厭世,一定是承受了很大的痛苦。 -
失眠與焦慮交互影響3招自我觀察 採1保養不再惡性循環
健康養生 / 心臟血管4106台中佳陽診所蘇倉平醫師表示,失眠多來自於精神方面如焦慮、憂鬱等引起,也可能是身體疾病如常見的甲狀腺亢進,腎臟病、糖尿病等慢性疾病,或是濫用藥物的結果,排除前述原因,主要與過於要求完美的人格特質有關,例如總覺得自己做不好,無形中加諸自己莫大壓力,容易造成焦慮、失眠兩者相互影響。 -
如何提高生活滿意度? 董氏基金會鼓勵:可從此事做起
醫美減重 / 精神健康21653月底剛結束的世界棒球經典賽中,奪下最有價值球員的大谷翔平,在17歲時就寫下人生目標,並督促自己一步步努力前進。擁有目標可以讓我們充滿幹勁、渴望達成,根據一項發表於《幸福研究期刊》的最新研究指出,相較於目標感較弱的同儕,目標感更強的青少年比較快樂,生活滿意度也較高。 -
青少年抗拒上學怎麼辦? 醫提4要點與孩子建立好溝通
醫美減重 / 精神健康2535近日發生青少年輕生案件,中部有位中學生因不堪遭受師長霸凌而輕生,韓劇《黑暗榮耀》也揭示包含校園霸凌在內,各類型的霸凌對於一個人的身心健康的深遠危害。恩主公醫院精神科李律恩醫師表示,如發現青少年因社交焦慮抗拒上學可以中立、平等等4點要素,與孩子建立良好溝通。 -
體罰藏暴力循環風險! 家扶:3成學童不知為何被體罰
健康養生 / 親子育兒2641聯合國兒童權利公約禁止體罰兒童,在日韓修法明定禁止父母體罰後,台灣也將跟進並於近期公告民法修正草案。家扶基金會調查兒少對父母體罰看法,在3月21日公布《兒少對父母教養的看法》報告,顯示學齡階段在小學的兒少遭父母體罰比例高,甚至有3成表示父母不會告知體罰原因,7成認同體罰會讓親子關係變差,近8成認為會對自己身心造成傷害。父母教養影響兒少人格發展,體罰的速成式教養策略,無形中卻犧牲了「親子關係」和「兒少健康」,更潛藏暴力循環風險。家扶基金會「用愛包圍計畫」代言人林宥嘉,持續關注兒少保護議題,同理家長在教養子女上的每一分努力,呼籲用合宜的管教方式才能正確傳達父母的愛,而社會大眾一起加入關注、用愛包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