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鍵字:人格
-
龍巖創辦人辭世!生前飽受腦瘤之苦 醫提8大前兆示警
健康養生 / 名人健康3115國泰醫院神經外科主治醫師醫師謝政達表示,腦瘤患者中一半以上為「神經膠質細胞瘤」,且幾乎都是惡性,因此民眾如有中風症狀(單側肢體麻木、無力、步履不穩、吞嚥困難),除了懷疑中風之外,還應確認是否為腦瘤。 -
秋冬易憂鬱都是天氣惹禍! 4招防「季節性情緒失調」
醫美減重 / 精神健康2843「季節性情緒失調」常見於秋冬季節,容易發生憂鬱、倦怠、無力、體重增加等症狀,並常在春夏季後得到症狀的緩解。因此,若在過去疾病史中,經常在秋冬季節時產生情緒的波動,進而影響了日常的工作、社交、飲食、睡眠,應前往身心科門診諮詢並尋求協助。不同於一般的憂鬱症治療,「季節性情緒失調」的治療首選,為光照治療。 -
社群軟體會讓人上癮!年輕人使用時間過長 憂鬱風險增
醫美減重 / 精神健康3145從疫情爆發到後疫情時代,覺得孩子使用網路時間更長、人際互動更加依賴社群平台?你知道孩子使用幾個社群嗎?董氏基金會提醒,要注意!隨著使用社群的時間越長,不管孩子的性格如何,心理健康都會受到影響。根據1份發表於「情感疾患報告期刊」的研究,使用較多的社群媒體可能增加罹患憂鬱症的風險,尤其對具高度神經質與低親和特質者影響更大。 -
韓國紅到台灣!MBTI人格測了沒? 16型人格中它最夯
健康養生 / 話題懶人包7016在過去,「星座」是許多人自我介紹的開場白,像是「我是水瓶座」等等;不過MBTI人格測驗可能要成為新世代的自我介紹開場話題,以後要說自己是「INFP調停者」了。MBTI由美國作家布里格斯提出,從韓國紅到台灣,透過4個字母代表個別的性格取向,排列組合分成16種人格類型。 《Social Lab社群實驗室》本次透過《OpView社群口碑資料庫》追蹤近1年內「MBTI」話題的網路聲量表現,帶您了解網友熱議的16型人格網路聲排行。 -
年輕人首遇流行病!受新冠疫情影響 易備感壓力情緒化
醫美減重 / 精神健康2472國內新冠肺炎疫情逐漸趨緩,不過受病毒影響的不只有身體的症狀,你有留意到身旁的年輕人,這段期間容易喜怒無常,性格有所改變嗎?1份2022年9月發布於《PLOSONE》的研究指出,新冠肺炎疫情的盛行,可能會影響到人格特質變化,尤其年輕族群受影響最大,變得更情緒化,更容易感受到壓力,合作性、信任感、和責任心都比較低。 -
近3年兒少受虐破萬件!長庚設1站式門診 關懷脆弱家庭
醫藥衛生 / 醫院情報2493台灣兒少受虐人數近3年每年平均約1.2萬人,長庚醫院為呼籲各界重視及保護國內兒童的福祉及權利,選擇在世界兒童人權日前夕,舉辦「兒少保護全人醫療照護研討會暨為愛發聲記者會」,邀請衛福部政務次長李麗芬、法務部政務次長蔡碧仲、警政署署長黃明昭、立委王婉諭、民視董事長王明玉、長庚醫療財團法人董事長王瑞慧等人共同發聲,期盼引起社會對於兒少保護與脆弱家庭之重視。 -
董氏基金會推憂鬱情緒篩檢 適時了解情緒狀態接住自己
醫美減重 / 精神健康271310月是世界心理健康月,每年10月的第2個星期六,是台灣的憂鬱症篩檢日。2000年起,董氏基金會結合相關醫療單位共同發起呼籲,提醒民眾正視自己的心理健康,時時篩檢情緒並適合尋求專業協助。根據2022年3月發布於《美國醫學會期刊網路版》(JAMA Network Open)的研究指出,進行憂鬱情緒篩檢後,能及時獲得追蹤與診療的患者比例偏低,需更強化基層醫療篩檢與治療間的整合服務,讓憂鬱患者適時獲得診斷與治療。 -
樂觀的人心病風險降35%! 關鍵「2種態度」促進健康
健康養生 / 生活保健26861項統合分析顯示更樂觀的人不只死亡率較低,相較於悲觀者,樂觀者的心血管風險下降近4成。不過,單純只是擁有「樂觀」或「悲觀」的心理特質,的確未必是帶來身心好處的原因,而是因應逆境如健康出問題時,樂觀者採取的應對方式比較有機會改善疾病。同時,樂觀的人也比較願意「相信」自己會變得健康,進而採取更多積極作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