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鍵字:代謝科
-
糖尿病真「心」苦! 女糖友更容易罹患心臟病
兩性關係 / 女人幫2876如果不幸罹患了周邊動脈阻塞疾病,還可能導致截肢,是第二型糖尿病患者最常見併發的心臟病初期症狀,女性的發病率是男性的1.8倍。第2常見的是心臟衰竭。根據統計,女性糖尿病患者得到心臟衰竭的風險,是其他女性的5倍,而男性糖尿病患者則是其他男性的2倍。 -
低血糖常發生在糖友身上 醫:但不限於糖尿病
醫藥衛生 / 慢性疾病2818空腹血糖值一般定義為不低於70mg/dL,但有時候正常人的血糖值也可能低於這個數字,目前醫界認為只要血糖值低於55mg/dl,且出現不適症狀,但血糖上升後症狀又緩解,便可視為低血糖症。最常見的低血糖原因為糖尿病藥物所引起,例如:施打胰島素或服用降血糖藥後未進食;在激烈運動後,未補充醣分或是藥物劑量過重,只要調整藥物以及生活習慣,即可改善。 -
糖尿病不能只控制血糖 共病管理成治療新趨勢
醫藥衛生 / 慢性疾病3516根據糖尿病醫病認知調查,針對113位新陳代謝科醫師及452位第二型糖友進行醫病認知訪問,發現醫師及病人對併發症想法大不同,結果可見逾6成糖友認為血糖達標最重要,事實上卻有近6成糖友坦承自己HbA1c未達標準7%以內。 -
每天睡眠不足6小時 可能增加早死風險
健康養生 / 健康新知3769睡眠心理學家Julio Fernandez-Mendoza博士認為,由研究可以得知,每晚7至8小時的睡眠有助維持良好的健康狀況;而且,如果這項研究能進一步獲得證實,睡眠可能成為有助治療各種慢性病的方法,建議睡眠應該也要成為醫療計畫中的核心部分。
-
運動與吃早餐的時機哪時候最好? 專家這樣說
醫美減重 / 運動健身2741研究學者發現,空腹運動的人運動時胰島素會降低,代表可以增加脂肪燃燒,也就是說,空腹運動會先把體內的醣類迅速消耗完畢,然後再接著將身體組織以及脂肪作為燃料,開始燃脂。當初為了驗證原理,研究僅限於男性,希望未來的研究能將女性包括在內進行測試。 -
肥胖導致脂肪堆積肝臟 非酒精性脂肪肝威脅國人健康
醫藥衛生 / 常見疾病2698蕭敦仁指出,非酒精性脂肪肝成因是攝取過多精緻、油炸、甜膩等食物,加上長期久坐、少運動,導致體重過重、肥胖。調查也發現,台灣每3人就有1人有脂肪肝,男性比例又遠大於女性,年長者盛行率更高。 -
糖尿病致肺炎風險高 65歲以上感染率多3成
醫藥衛生 / 常見疾病2893台灣感染症醫學會理事長暨台大醫院小兒部主任黃立民表示,近10年來,台灣肺炎死亡率逐年攀升,主要原因為人口高齡化,老年人免疫力較差所致,美國研究發現,65歲以上長者,肺炎鏈球菌肺炎發生率幾乎是年輕人的5倍。 -
新生兒體重過輕 成年罹患第2型糖尿病風險增
健康養生 / 健康新知2604根據歐洲研究協會的研究結果,在1組患有第2型糖尿病的蘇格蘭成年人中發現,出生時體重低於2,893公克的人,比起出生時體重大於3,572公克的人更早罹患糖尿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