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鍵字:低劑量斷層掃描
-
治療肺癌有技巧!西醫控制癌細胞 中醫調理術後副作用
癌症新知 / 肺癌4862嘉義大林慈濟醫院腫瘤中心日前舉辦肺癌病友會,邀請醫師分享中西醫的癌症治療及保養方式。方科智說明,第1期肺癌5年內存活率高達90%,第4期則降至10%,但肺癌早期症狀不明顯,因此多半發現時都是晚期,晚期症狀包括咳嗽、胸痛、呼吸困難、咳血等。 -
肺癌防治3隻箭!公費篩檢名額增 助高危險群遠離威脅
癌症新知 / 肺癌6231台灣每年新增1萬6000多名肺癌患者,位居10大癌症發生率之首,台灣臨床腫瘤醫學會理事長賴俊良提出「癌肺防治3隻箭」,希望透過「低劑量斷層掃描篩檢」、「NGS基因檢測促進精準治療」與「健保加速納入新藥」,降低肺癌對於國人的威脅。 -
肺癌早期症狀不明顯 可靠低劑量電腦斷層揪出肺部結節
癌症新知 / 肺癌6082低劑量電腦斷層掃描(LDCT)是利用X光穿透身體不同組織密度所產生的訊號差異,經電腦計算、重組出身體切面影像。相較傳統X光攝影,低劑量電腦斷層掃描因為掃描角度較多、獲得訊號較多,可更清楚顯示各層面之內部結構,可篩檢出極小的肺部小結節,且對非鈣化之肺部小結節,有高於一般胸部X光的偵測率。 -
10大癌症中肺癌存活率最低 早期「精準治療」成關鍵
癌症新知 / 癌症治療37292017年癌症登記報告顯示,台灣發生肺癌新增人數達1萬4,282人,發生率位居第2,平均每36分鐘就有1人罹患肺癌,不論男性、女性發生率均偏高,其中又以不抽菸女性罹癌風險增加幅度最為明顯。 -
肺癌危險因子不只是吸菸 炒菜油煙也榜上有名
癌症新知 / 肺癌3595台灣癌症基金會副董事長彭汪嘉康表示,台灣研究發現,肺癌患者中不吸菸者大於吸菸者的比例占53%;我國女性罹患肺腺癌者,有90%沒有吸菸行為,男性亦有40%不吸菸,足證明肺癌除卻吸菸的行為之外,不吸菸的族群依舊不能免除肺癌的襲擊,顯示在抽菸率持續下降的今天,除了吸菸、肺癌家族病史之外,環境因子是現代人生活中下1個無聲殺手,如:二手菸、廚房油煙、交通廢氣、致癌工作環境(重金屬、輻射、石綿接觸等)。 -
台灣肺癌發生率高於全球 其中確診人數尤以女性為多
癌症新知 / 肺癌3434台灣癌症基金會執行長暨臺北市立萬芳醫院內科教授賴基銘醫師指出,雖然國內吸菸率逐漸降低,然而廚房的油煙、路上的廢氣、PM2.5和致癌工作環境等,都漸漸成為肺癌罹患的主因,讓人防不勝防,尤其在女性因為家庭角色的關係,常處於致癌因子的環境,如廚房油煙、密閉室內的二手菸等,造成許多女性和非吸菸者近年來肺癌發生率增加。 -
胸部X光篩檢發現肺部結節 一定是癌症嗎?
癌症新知 / 肺癌142知名節目主持人陳文茜對外公開自己罹患肺腺癌,樂觀看待病情,並安排了手術治療。醫師指出,每次傳出名人罹癌消息,就有不少人到院接受檢查,目前肺癌篩檢以胸部X光、低劑量斷層掃描,如發現肺部小結節,應該持續追蹤。 -
遺傳基因異常 肺腺癌風險高6倍
癌症新知 / 肺癌42由台灣大學、中央研究院統計科學研究所、台中榮民總醫院胸腔內科組成的研究團隊,利用全基因體組高速定序技術研究肺腺癌相關遺傳基因突變,結果發現一個與肺腺癌發生高度相關的基因異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