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鍵字:低劑量電腦斷層
-
肺癌登上10大癌症之首! 專家籲成立國家級肺癌辦公室
癌症新知 / 肺癌5070肺癌已經成為國人新國病。它不僅是蟬連19年死亡率最高的癌症,罹病人數也已經超越大腸癌、肝癌,成為10大癌症之首,也使用最多的健保資源,堪稱「三高」型癌症。中研院士楊泮池表示,超過6成肺癌病人發現時,已經是第3、第4期,因而死亡率最高。 -
每4分19秒有1人罹癌 10大癌症肺癌擠下大腸癌首居冠
健康養生 / 最新消息138687最新癌症登記報告出爐,肺癌首度位居10大癌症排行之首,110年新增1萬6880名癌友,擠下連續15年排名第1的大腸癌,成為危害國人健康最嚴人重的癌症,大腸癌退居第2,新增1萬6238人。至於被喻為癌王的胰臟癌,則第1次擠進第10名,新增3190人。 -
LDCT讓肺癌早期被發現 術後輔以免疫治療可降低復發
癌症新知 / 肺癌3670越早發現肺癌,預後自然越好。當癌細胞仍侷限在小範圍時,切除範圍變小,手術治療便可以發揮很好的成效;若癌細胞已進入淋巴、血液中,術後復發風險也會逐步增高。中山醫學大學附設醫院胸腔外科陳志毅醫師說,第1期肺癌又可分為1a、1b以及1c,1a期肺癌患者在接受手術後,可以不接受全身性治療;但1b期以上的肺癌患者,術後就需要搭配全身性輔助治療,選擇包括化學治療、免疫治療、標靶治療等,幫助降低復發風險。 -
全民健保總額預算框架下 新醫療科技如何納入健保給付
醫藥衛生 / 醫藥話題8198以更長遠的眼光而言,新藥/新醫療科技的演進與發展,可以讓原來屬於「不可避免的死亡」,轉為「可預防或可治療」的疾病,或長期服藥的慢性病。近幾10年來最有名的就是癌症治療的突破,讓80年代以前的絕症,到今天變成可控制的「慢性病」。當然,這些醫學上的突破,也衍生醫療費用上漲的問題,以及健保的財務壓力。 -
定期癌症篩檢防癌變! 常見3癌症5年存活率皆超過9成
癌症新知 / 抗癌密碼3640國民健康署105年至109年癌症登記資料顯示,大腸癌、子宮頸癌、肺癌早期(0+1)期之5年存活率皆超過9成,口腔癌早期(0+1)期之5年存活率約7至8成以上;女性乳癌早期(0+1)期5年存活率更接近100%,而乳癌第4期5年存活率則跌至約3成6,顯示及早就診、治療的重要性。 -
肺癌篩檢政府推低劑量電腦斷層檢查 醫師分析背後原因
癌症新知 / 肺癌4872以往肺癌篩檢都是採胸腔X光檢查,現在政府為何較推崇低劑量電腦斷層檢查(LCDT),北投健康管理醫院主任醫師沈彥君解析,雖然傳統X光檢查拍一次胸腔正面費用約500元,LDCT費用約在5千至8千元不等,可是X光要等病灶長至1至2公分以上才能發現,LDCT卻可揪出0.3公分的肺部病變,偵測病灶的敏感度明顯遠高於X光。 -
客家音樂人楊政道肺癌逝世! 4大高危族群應定期篩檢
健康養生 / 名人健康3400台灣癌症基金會表示,早期肺癌症狀為長期咳嗽、痰中帶血、胸悶、背痛、聲音嘶啞、呼吸急促、甚至呼吸困難,但與肺炎、肺結核、慢性支氣管炎等各種肺病類似,不易區分,因此不易被發現。等到症狀持續一段時間,且出現其他明顯異常,此時幾乎都到了晚期。 -
AI減少癌症登記人力! 導入肺癌影像輔助程式加速判讀
醫藥衛生 / 智慧醫療3378有鑑於AI的崛起與應用,國民健康署結合國家衛生研究院開發癌症登記AI輔助程式,已開發完成肺癌癌症登記報告自動產出至少30個欄位,且準確度達85%以上,試辦醫院之癌症登記人員表示,每筆資料約可減少1至2分鐘的重複確認時間,減少癌症登記耗費時間,讓醫護人力可以重新分配與調整,提升整體照護品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