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鍵字:低潮
-
躁鬱症情緒起伏大 專家籲:正確認知積極治療很重要!
醫美減重 / 精神健康3002躁鬱症不同於憂鬱症,躁鬱症患者常出現週期性的情緒過度高昂或低落,躁症時期過度興奮愉悅、睡眠需求減少、異常自信、精力旺盛、過度慷慨、亂花錢等。是使情緒波動劇烈且容易復發的慢性疾病,病人情緒會在躁期與鬱期反覆拉扯,相當煎熬。躁鬱症發病年齡3大高峰為17歲、26歲及42歲,如在年輕時(21歲前)發病症狀常較為複雜,恐有藥物、酒精濫用、企圖自殺等傾向。為加強青少年對於躁鬱症認知,台灣精神醫學會推動《跟著小安交換去》躁鬱症全台校園巡迴講座,預計與北中南東大學院校合辦6場巡迴講座,首場講座將在11月28日於國立成功大學舉辦。 -
負能量如何排解?網友推薦8大方式 跟著做可紓緩情緒
健康養生 / 話題懶人包3265現代人生活壓力大,一天之中不僅要面對家庭與工作之間的壓力,同時還須協調同儕、朋友、同事等人際關係問題,加上疫情期間,不管是隔離抑或是在家工作,都容易累積負面能量與情緒,針對如何排解這些負面能量,也引起網友熱烈討論。《Social Lab社群實驗室》本次透過《OpView社群口碑資料庫》追蹤近1年「負能量排解方式」相關話題的網路聲量表現,帶您了解有關網友熱議的8大負能量排解方法有哪些。 -
私密照詐騙勒索不僅女性受害! 60歲以上男性求助增加
健康養生 / 老年照護2179衛福部表示,性別暴力的態樣不再侷限於言語或身體的實體侵害,除了年輕族群,私ME團隊近期接獲越來越多樂齡族群性私密影像遭受誘騙、勒索案例,且男性更不在少數。顯見性私密影像遭誘騙、勒索已是不分年齡、性別、涉事深淺,只要接觸網路、使用社群軟體之個人,就有遇到誘騙及勒索的可能。 -
正視大學生心理困境 如何運用學校諮商資源走出低潮?
醫美減重 / 精神健康2927衛福部公布的國人10大死因中,提到110年的15到24歲的自殺人數為247人,與109年相比增加8人。顯示年輕人(15到24歲)自殺死亡人數略微上升。 -
希望從頭開始!串聯北中高愛心捐髮 助癌友找回自信心
癌症新知 / 抗癌鬥士2637全台每年約有近10萬名癌友因接受治療而掉髮。除了身體承受病痛,禿頭、嚴重落髮等外貌改變,更令人沮喪不安,極度缺乏自信,不敢走出家門。為此,在20年前癌症希望基金會展開「募髮行動」,募集髮束、假髮製作經費,每年產出千頂假髮,協助2400多名癌友 度過人生最低潮的階段,重拾自信與笑容。 -
當愛成往事如何甩分手痛苦? 網友提8招走出失戀低潮
醫美減重 / 精神健康4350《Social Lab社群實驗室》本次透過《OpView社群口碑資料庫》追蹤去年1年內「失戀後療癒方法」話題的網路聲量表現,帶您了解網友熱議的分手後療傷方式。 -
鞍馬王子李智凱東奧奪銀! 長庚運醫照護扮演助攻利器
健康養生 / 健康新知58鞍馬王子李智凱東奧奪銀,他賽後感謝醫療團隊的照護,因為體操有許多用上肢支撐的動作,對肩膀和手肘的負荷非常大,遇到相關狀況時,與醫療團隊第一時間的緊密合作,是確保最佳狀態背後的一大關鍵。 -
低潮來襲時該如何調適? 試著透過心情筆記找回正能量
醫美減重 / 精神健康3282醫師評估她長時間處於憂鬱、緊張的情緒中,長期下來將不堪負荷,若不調適恐有心理疾病的風險,遂轉介給臨床心理師。臨床心理師潘奕瑄教導李太太覺察情緒與放鬆的技巧,並陪伴她嘗試用不同方式與家人溝通,2個月後,李太太漸漸學會調適壓力的方法,也找到生活與心靈的平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