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鍵字:住院
-
健保永續藥師同行! 從給付制度、藥價政策到專業角色
醫藥衛生 / NOW人物6390台灣全民健康保險邁入第30年,健保改革成為當前社會各界熱議的焦點。儘管健保在提升民眾就醫方便性與醫療水準方面受到高度肯定,滿意度很高,但醫療體系內的醫事人員,包括醫生、藥師、護理人員等卻普遍感到不滿。這背後反映出健保制度存在的深層問題,尤其是在給付制度和藥價政策方面。 -
醫師脫白袍、走入家門 鼓勵思覺失調症接受治療獲重生
醫美減重 / 精神健康3160「他總覺得有人在監視他、要攻擊他,連家中燈光都成了威脅。」這不是科幻劇情,而是1名年輕思覺失調症病友的真實寫照!這名年輕男子因嚴重的妄想與幻聽症狀,堅信住家已遭人監聽,甚至不敢在家過夜,時刻處於高度警戒狀態。為了協助這名病友放下戒心、解決困擾,三軍總醫院北投分院的精神科醫師脫下白袍,主動走進病友家中,甚至化身為風水師造訪,以關心居住環境與生活狀況為切入點,透過專業會談技巧和引導,成功建立信任關係,讓病友敞開心扉訴說心中恐懼,進而願意接受治療。 -
耳中風錯過治療黃金期恐永久聽力損失 把握黃金72小時
醫藥衛生 / 常見疾病621247歲的周小姐某天早上突然右耳聽力模糊,如同搭飛機般悶塞,就醫後診斷為耳壓過大。不料隔日症狀加劇,耳朵雜音讓她近乎崩潰,轉往大醫院急診。然而,後續接受4劑特殊藥物注射效果不彰,病情反而惡化到無法正常生活與工作,甚至連日常聲響都難以忍受。最終,經噴氣球檢查才確診為耳中風,之後轉至臺北榮總住院治療,經臺北榮總廖文輝主任悉心治療耐心鼓勵後聽力逐步改善,並奇蹟似地康復。 -
第7波新冠疫情來勢洶洶! 就診人數與重症創今年新高
健康養生 / 最新消息7261第7波新冠疫情明顯增溫,上週新冠就診人次1萬9097人次,比前1週驟增88.2%,另新增93起重症、4例死亡,就診人數與重症個案均創下今年新高紀錄,疾管署副署長羅一鈞預估,將於6月中下旬達高峰,請民眾踴躍接種疫苗。 -
失智症及早篩檢診斷!「一條龍」照護 長期陪伴和支持
醫藥衛生 / 醫院情報3816臺北市立聯合醫院松德院區作為北市專業的精神科醫院,致力於為不同階段的失智症患者與家庭,提供「一條龍」的貼心照護服務,不僅走在醫療最前線,更用滿滿的溫度陪伴長者每一天。臺北市立聯合醫院松德院區職能治療科職能治療師王炫文表示,從門診到住院、從醫院走入社區,松德院區已佈局完整照護網絡。 -
櫃姐陷思覺失調產生被害妄想症 長效針劑治療拯救人生
醫美減重 / 精神健康5036「醫師不是應該在病房、在醫院裡面看門診嗎?」彰基醫學中心精神醫學部主任陳力源,為了讓1位深陷思覺失調症困境的「小美」(化名)願意就醫,不惜走出診間,多次前往旅館、甚至在田邊守候。小美過去是百貨公司櫃姐,多年前出現嚴重的宗教與被害妄想,卻始終拒絕治療,導致她失去工作、家庭決裂,獨自帶著年幼的女兒住在旅館,生活困頓。 -
上週新增34例新冠併發重症 最小重症個案未滿1歲男嬰
健康養生 / 最新消息6388國內新冠肺炎疫情增溫,上週新冠門急診就診計9978人次,連續5周上升,疾管署預期下個月進入高峰。上週新增34例新冠併發重症本土病例、6人死亡,年紀最輕的重症個案為南部未滿1歲的男嬰,未曾接種新冠疫苗。 -
50歲婦人罕見漂浮血栓突發中風 醫曝成功康復3大關鍵
健康養生 / 心臟血管3228危險的腦中風如未在黃金時間送醫搶命,腦細胞缺氧損傷,可能導致肢體功能無法恢復。宜蘭1名50歲的張姓婦人去年底突發中風,半身癱瘓,幸好親友及時發現,緊急送醫後成功取出血栓,才得以在3個月內康復,恢復日常生活。至於能大幅度復原的關鍵,就是即時送醫、醫療處置得宜與病人的積極復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