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鍵字:保費
-
慢性腎臟病健保支出最多 新增洗腎病人逾半有糖尿病
健康養生 / 健康新知25971位55歲男性病人,因連續2周食慾不振、雙腳浮腫而來醫院求診,問診之後才知道,病人患有糖尿病,深怕吃西藥導致腎臟損傷,最近5年再也沒看過醫師,也未吃藥;平常靠飲食和運動控制血糖。當天看診時,血糖確實正常,但是詳細檢驗後發現,病人肌酸酐高達8毫克/毫升(正常值約1),同時合併嚴重貧血、酸血症、營養不良和高血鉀。經過藥物控制後,病情得到控制,尚不需要洗腎治療。 -
健保費調漲增收部分負擔 健保署:仍在討論未定案
醫藥衛生 / 全民健保2608健保署署長李伯璋接受媒體採訪時表示,每年健保費用都入不敷出,如果收入沒有增加缺口恐怕增大,目前藥品部分負擔上限200元,醫師開立1,000元以上藥品,民眾最多只要負擔200元,卻有很多民眾拿藥不吃,導致藥物浪費。 -
臺大公衛學院副院長陳秀熙 卸下白袍實踐公衛理想
醫藥衛生 / NOW人物3899陳秀熙談起當初選擇脫下白袍,轉戰公共衛生社區服務的心情,有感而發地說:「這個社會仍需要加入一點異質性,要有不同跨領域的人才培育,才可維持台灣於健康醫療領域上保有的頂尖地位。」為讓健康醫療更多元,必須要有醫療背景的專業人士,逐漸引入其他理工文社範疇,而陳秀熙,就是在時代變化下,最早受到衝擊的一群。 -
健保申報逾2億名單共217家 首度出現4診所1藥局
醫藥衛生 / 全民健保143根據統計,107年領取健保費逾2億元醫療院所共217家,包括:19家醫學中心、81家區域醫院、112家地區醫院,首度出現4家診所、1家藥局。
-
高頻率就診年燒健保31.7億元 43歲女1年看466次醫生
醫藥衛生 / 全民健保2824根據健保署分析資料,有3.5萬人在2019年就醫超過90次,醫療費用就將近31.7億元!健保署醫管組組長李純馥接受媒體採訪表示,2017年高就診民眾從4.5萬人,下降至2019年3.5萬人,年紀集中在65至69歲,相較前1年費用減少13.8億元。 -
部長防疫後任務調漲健保費 擬高就診次數增加自付額
醫藥衛生 / 全民健保2967新冠疫情好成績下,各界都認為「順時鐘」讓台灣社區維持安全,衛福部部長暨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指揮官陳時中,突然拋出調整民眾健保費用構想,大致上會將就診次數高民眾,逐步調高健保自付額,陳時中強調,明年健保安全準備金就會低於1.5個月,希望能在最快時間內,讓民眾了解提高費率必要性。 -
新生兒保險要買好買滿嗎? 專家破除3大錯誤迷思
兩性關係 / 嬰兒母親4302知名保險達人王大包提醒爸媽,幫孩子買保險時,因為嬰幼兒保費相對便宜,因此各方面的風險都應同時規劃進去,避免有所遺漏。若有預算上的考量,可以先問自己:「我最擔心孩子發生什麼事?」譬如:擔憂孩子上幼兒園後容易感冒,可優先考量醫療險;煩惱孩子發生意外、失能,規劃保險時絕對不能沒有失能險。並且檢視自己購買新生兒保險,是否犯了以下錯誤的迷思? -
健保財務狀況入不敷出 擬分3段實施「使用者付費」
醫藥衛生 / 全民健保8873受到保費調降、人口老化與新藥給付等影響,健保財務日益惡化,2017年首度出現短絀98億元,2018年擴大至266億元,2019年則為336億元,預估明年安全準備金將低於1.5個月,須依法調整費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