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鍵字:停經
-
卵巢畸胎瘤好發育齡女性 超過5公分恐卵巢扭轉致不孕
兩性關係 / 婦科診療室73901名45歲的張姓女子10年前曾切除左側卵巢畸胎瘤,近期在追蹤時竟發現右側卵巢又長出1顆7公分腫瘤,雖然她沒有任何不適症狀,但由於腫瘤已超過5公分,潛藏併發症風險,在經醫療團隊評估後,以單孔腹腔鏡微創手術切除腫瘤。術後傷口幾乎隱形,患者當日即能沐浴,且1週後回診時傷口癒合良好,無發炎情形,整體恢復情況理想,目前持續追蹤中。 -
不讓泌尿道感染找上門! 掌握避免復發4關鍵和預防8招
醫藥衛生 / 保健專欄516828歲徐小姐因年前工作繁忙,工作中無法正常如廁而憋尿,且同時減少喝水量,導致她感覺小便有痠痛及灼熱感,經過一天後發現有血尿,驚嚇之餘來國泰綜合醫院泌尿科門診接受尿液檢查,檢查顯示為「泌尿道感染」。在經過藥物治療後,症狀立刻緩解,因忙碌所以她並沒完全將藥物服用完畢,隔沒幾天相同的症狀又跑出來,這次有乖乖的把藥吃完,症狀就完全緩解,這種景象相信很多人都有經歷過。 -
乳房X光攝影助揪早期乳癌徵兆! 醫釐清2大常見迷思
癌症新知 / 乳癌10284在門診常遇到許多女性病人問:「醫師,我平常都沒什麼不舒服,真的有需要做乳癌篩檢嗎?」這其實反映了台灣女性在乳癌認知上常見的誤解:「沒症狀=沒問題」、「摸不到=不用檢查」。然而,乳癌在早期往往沒有任何不適,也不一定摸得到腫塊。國泰綜合醫院一般外科主治醫師陳宣安表示,當真正出現症狀或能夠觸摸到異常時,病情可能已經進展至中晚期。 -
熱潮紅、心悸與失眠 3大方法協助順利度過更年期症狀
兩性關係 / 更年障礙9887所謂的更年期指的是女性進入不會再有月經,也就是停經的時期。一般女性進入更年期的平均年齡為45~55歲之間,在此期間,由於卵巢功能退化,會出現所謂的更年期症狀,其表現可分為2大時期,早期與晚期。早期生理症狀為月經週期不規律、熱潮紅、體重改變、頻尿、心悸、焦慮、失眠以及發冷汗等;晚期生理變化則為生殖泌尿道萎縮、性機能改變、骨質疏鬆症。這些變化所帶來的影響雖然因人而異,但是或多或少都會造成女性在生理與心理上一定程度的衝擊,不容忽視。 -
罕病小腦萎縮症又稱企鵝家族 及早發現中醫治療有希望
醫藥衛生 / 中醫養生4685張賜興醫師說明,小腦萎縮症的成因可分為先天與後天,先天因素與遺傳基因有關;後天因素像是病毒感染、免疫缺陷、生化酶缺乏、DNA修復異常以及營養不良,另外,還有疫苗注射副作用、開刀或車禍失血過度,抑或是氣血太過衰弱,低血壓、眩暈,都可能引起小腦萎縮的症狀。 -
腰痠背痛、變矮都是骨質疏鬆徵兆 4方法守護骨骼健康
健康養生 / 生活保健3598隨著年齡的增長,有些人會開始感覺到腰痠背痛,身高變矮,甚至輕輕一摔就骨折,這些都可能是骨質疏鬆的警訊。臺北市立聯合醫院林森中醫昆明院區中醫內科醫師邱淑娟指出,骨質疏鬆是1種骨頭變得脆弱、容易斷裂的慢性疾病,早期幾乎沒有明顯症狀,往往等到骨折才發現,影響日常生活與行動能力。因此,提高警覺、及早發現就顯得相當重要。 -
女性寵愛自己從正視自身健康做起 更年期女性尤其關注
兩性關係 / 更年障礙8024在治療調理更年期經期方面,鄭愛蓮醫師分享,1名48歲女性長期愛喝冰飲,導致體質偏寒,經醫院檢查子宮肌瘤達7公分,月經動輒10幾天且量多。患者原本每日服用止血藥仍難控制出血,透過每週回診服用水煎藥、調理脾腎氣血,半年後月經天數明顯縮短至5天內,量也趨於正常,雖仍有血塊,但整體狀況已大幅改善。 -
手腳冰冷麻木!輕忽血液循環不良 心肌梗塞恐猝不及防
健康養生 / 心臟血管5309蔡孟諺藥師指出,由於銀杏葉製作過程採用不同萃取方式,效果也有落差,選擇如知名品牌循利寧保健藥品,相對安心有保障,而且循利寧分為水劑和錠劑2種型態,如果吞嚥困難可以選擇水劑服用。再者,臨床實驗證明,銀杏葉萃取物確實能改善血液循環,增加血氧供應的功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