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鍵字:停經
-
停經婦女才會得?破解子宮內膜癌2迷思 注意異常出血
癌症新知 / 卵巢.子宮11852子宮內膜癌是女性常見的婦科癌症,主要好發於50歲以上、特別是停經後的女性。由於此類癌症早期警訊為陰道異常出血,若能及早察覺並接受治療,存活率相對較高。衛生福利部國民健康署提醒女性朋友,應密切關注身體變化,及時就醫診斷,把握治療時機,有效守護自身健康。 -
打呼表示熟睡?睡眠呼吸中止反覆缺氧 恐提高失智風險
醫藥衛生 / 常見疾病4563你知道「打呼」不只是影響別人睡眠的問題,更是嚴重的健康警訊?三軍總醫院睡眠醫學中心孟繁俊主任指出,阻塞型睡眠呼吸中止症(Obstructive Sleep Apnea, OSA)是一種常見但容易被忽視的疾病,若未及時治療,恐引發高血壓、心臟病、中風、糖尿病、甚至失智與惡性腫瘤等一系列健康風險。 -
告別「濕」控人生! 醫盤點尿失禁4大類型與治療趨勢
兩性關係 / 婦科診療室8870現代尿失禁治療已走向多元整合、個別化方案,王欣怡醫師說明,輕微尿失禁初步會採取保守治療,像是請患者利用凱格爾運動訓練骨盆腔底肌肉進行收縮,但必須持之以恆至少3個月以上,才能獲得有效改善;再者是到醫院進行1周1至2次骨盆腔底肌肉神經電刺激或坐磁波椅,透過外在協助刺激骨盆腔肌肉收縮。根據臨床統計,2種方式搭配訓練,效果會加乘。 -
卵巢畸胎瘤好發育齡女性 超過5公分恐卵巢扭轉致不孕
兩性關係 / 婦科診療室75521名45歲的張姓女子10年前曾切除左側卵巢畸胎瘤,近期在追蹤時竟發現右側卵巢又長出1顆7公分腫瘤,雖然她沒有任何不適症狀,但由於腫瘤已超過5公分,潛藏併發症風險,在經醫療團隊評估後,以單孔腹腔鏡微創手術切除腫瘤。術後傷口幾乎隱形,患者當日即能沐浴,且1週後回診時傷口癒合良好,無發炎情形,整體恢復情況理想,目前持續追蹤中。 -
不讓泌尿道感染找上門! 掌握避免復發4關鍵和預防8招
醫藥衛生 / 保健專欄529428歲徐小姐因年前工作繁忙,工作中無法正常如廁而憋尿,且同時減少喝水量,導致她感覺小便有痠痛及灼熱感,經過一天後發現有血尿,驚嚇之餘來國泰綜合醫院泌尿科門診接受尿液檢查,檢查顯示為「泌尿道感染」。在經過藥物治療後,症狀立刻緩解,因忙碌所以她並沒完全將藥物服用完畢,隔沒幾天相同的症狀又跑出來,這次有乖乖的把藥吃完,症狀就完全緩解,這種景象相信很多人都有經歷過。 -
乳房X光攝影助揪早期乳癌徵兆! 醫釐清2大常見迷思
癌症新知 / 乳癌10406在門診常遇到許多女性病人問:「醫師,我平常都沒什麼不舒服,真的有需要做乳癌篩檢嗎?」這其實反映了台灣女性在乳癌認知上常見的誤解:「沒症狀=沒問題」、「摸不到=不用檢查」。然而,乳癌在早期往往沒有任何不適,也不一定摸得到腫塊。國泰綜合醫院一般外科主治醫師陳宣安表示,當真正出現症狀或能夠觸摸到異常時,病情可能已經進展至中晚期。 -
熱潮紅、心悸與失眠 3大方法協助順利度過更年期症狀
兩性關係 / 更年障礙10078所謂的更年期指的是女性進入不會再有月經,也就是停經的時期。一般女性進入更年期的平均年齡為45~55歲之間,在此期間,由於卵巢功能退化,會出現所謂的更年期症狀,其表現可分為2大時期,早期與晚期。早期生理症狀為月經週期不規律、熱潮紅、體重改變、頻尿、心悸、焦慮、失眠以及發冷汗等;晚期生理變化則為生殖泌尿道萎縮、性機能改變、骨質疏鬆症。這些變化所帶來的影響雖然因人而異,但是或多或少都會造成女性在生理與心理上一定程度的衝擊,不容忽視。 -
罕病小腦萎縮症又稱企鵝家族 及早發現中醫治療有希望
醫藥衛生 / 中醫養生4854張賜興醫師說明,小腦萎縮症的成因可分為先天與後天,先天因素與遺傳基因有關;後天因素像是病毒感染、免疫缺陷、生化酶缺乏、DNA修復異常以及營養不良,另外,還有疫苗注射副作用、開刀或車禍失血過度,抑或是氣血太過衰弱,低血壓、眩暈,都可能引起小腦萎縮的症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