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鍵字:健保永續
-
台灣數位健康產業面臨哪些困境? 3大領域需前瞻展望
醫藥衛生 / 生醫產業3877台灣數位健康產業發展協會(TAIDHA)」與國立陽明交通大學科技法律學院於日前共同舉辦 《打通數位健康任督二脈:2023 數位健康產業政策前瞻研討會》,邀請業者20位專家包括衛福部健保署署長石崇良、衛福部醫事司司長劉越萍、食藥署醫粧組簡任技正吳亭瑤、工研院生醫所所長莊曜宇、臺北醫學大學人文暨社會科學院副院長李崇僖、賽諾菲Sanofi台灣公共事務暨市場准入處長William Tsai、裕利醫藥台灣總裁周志鴻等人,針對創新藥材、生醫健康資料、遠距醫療等3大領域所需法規與政策,進行前瞻性探討與展望。 -
從健保改革日記3.0 看疫後健保經驗如何幫助永續經營
醫藥衛生 / 全民健保2135健保署也要感謝諸多民間資源投入健保行列,尤其「國際扶輪社」於1999年3月捐贈聖馬爾定醫院腹部超音波巡迴醫療車後,開啟健保署結合民間資源攜手合作的行善篇章,建立優良夥伴關係,共同提升國人健康醫療品質。還有,台中市高齡 80 歲的歐爺爺,感念健保為國人健康防疫後盾,在疫情嚴峻時刻,親自來到健保署中區業務組,將自己的養老金 150 萬元,託付給健保愛心專戶,幫助弱勢家庭繳納健保費,為全民健保注入一股溫暖的支持力量。這些善舉都在《走向雲端 病醫雙贏——健保改革日記3.0》中留下珍貴的紀錄。 -
部分負擔漲挨轟! 陳時中:中低收入、重大傷病無影響
醫藥衛生 / 全民健保2147健保部分負擔之討論相當熱烈,國民黨團稱目前的調漲部分負擔方案,是「將人民當提款機」,並建議暫緩實施。衛福部長陳時中則強調,部分負擔的調整,是為了建立民眾的基本費用意識。 -
健保部分負擔調漲!影響慢性病患就診意願 醫師提建議
醫藥衛生 / 全民健保2413衛福部健保署日前公布健保費率調整方案,納入分級醫療概念。對此,中華民國基層醫療協會發表聲明指出,目前的修法方向如通過,慢性病患3個月到診所做檢查開連續處方箋,最多增加300元,恐造成負擔,就診意願降低,且不符合健保法第43條精神。最後建議,診所可增加起收金額,依據層級做不同分類。 -
白內障手術逾40例管制規範 健保尊重醫療專業決議刪除
醫藥衛生 / 全民健保92隨著人口高齡化和過度使用3C產品,依健保資料顯示,109年因白內障相關疾病就醫人數約110萬人,60歲以上超過8成,占60歲以上全人口盛行率為17%,另109年白內障手術全年執行約24.4萬件,相較107年22.9萬件成長6%,顯示國人白內障就醫需求確實有逐年增加之情形。 -
癌症新藥價高難納健保給付 民間籲部分負擔回歸定率制
醫藥衛生 / 全民健保2954除了拼毅力、體力、意志力,癌友還需有財力,50多歲樊先生肺癌復發後,歷經多代標靶治療、化療、電療,但效果不佳,為了賭上一把,花了上百萬元優離金,但病情還是不見好轉,而療程只走了一半,如想繼續治療,就必須賣掉房子。 -
健保25周年漲價壓力難扛? 目前準備金低於1.5個月
醫藥衛生 / 全民健保3444健保署署長李伯璋在活動中指出,2013年實施2代健保開始,民眾納保率約99.8%,相當於2390萬人,特約醫療院所佔全國93%,尤其健康存摺今年突破5百萬人,8月增加就醫簡歷新功能,民眾可以自己察看每年就醫次數,健保使用點數,繳交多少部分負擔等,對於民眾查詢自己健保使用狀況能夠很方便查詢。 -
健保財務狀況入不敷出 擬分3段實施「使用者付費」
醫藥衛生 / 全民健保8869受到保費調降、人口老化與新藥給付等影響,健保財務日益惡化,2017年首度出現短絀98億元,2018年擴大至266億元,2019年則為336億元,預估明年安全準備金將低於1.5個月,須依法調整費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