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鍵字:健保財務
-
醫院評鑑標準擬修改!醫學中心取消家數上限 造福誰?
醫藥衛生 / 醫藥話題7121台北區醫院評鑑風波不斷,原本早應公布結果,但外傳台北慈濟擠下代萬芳,引發議論,迄今尚未明朗。衛福部長薛瑞元26日表示,目前正研議取消醫學中心家數上限,啟動評鑑調整,遊戲規則將出現較大改變,未來希望能有更多鑑別度。 -
癌症次世代基因檢測明年納健保 專家解析6大常見問題
醫藥衛生 / 全民健保4354為讓癌症病人能精準用藥,衛福部規劃,明年第2季將「次世代基因檢測」(NGS)納入健保給付,健保署長石崇良表示,在首次會議中,專家對於給付癌別、方式等已達共識,他有信心在12月21日第2次會議就可以定案,明年上半年順利上路。 -
提升冠心病治療品質! 旋磨切除系統下月起納健保給付
醫藥衛生 / 全民健保4332中央健康保險署為提升冠狀動脈心臟病治療品質,自112年12月1日起將「冠狀動脈斑塊切割氣球導管與旋磨切除系統」納入健保給付,預估1年約有10,770人次受惠,健保挹注預算約1.86億點。 -
導入緩和治療醫材 健保12月將十二指腸支架系統納給付
醫藥衛生 / 全民健保3552中央健康保險署為提升癌症治療品質,促進病患生活品質獲得改善,自110年12月針對大腸癌伴隨嚴重阻塞症狀且無法進行手術治療之大腸金屬支架納入健保給付。今年自112年12月起健保將納入十二指腸支架,以緩和因惡性腫瘤導致胃與十二指腸阻塞,預估1年約有242位病友受惠,挹注健保預算約1079萬點。 -
台灣數位健康產業面臨哪些困境? 3大領域需前瞻展望
醫藥衛生 / 生醫產業4156台灣數位健康產業發展協會(TAIDHA)」與國立陽明交通大學科技法律學院於日前共同舉辦 《打通數位健康任督二脈:2023 數位健康產業政策前瞻研討會》,邀請業者20位專家包括衛福部健保署署長石崇良、衛福部醫事司司長劉越萍、食藥署醫粧組簡任技正吳亭瑤、工研院生醫所所長莊曜宇、臺北醫學大學人文暨社會科學院副院長李崇僖、賽諾菲Sanofi台灣公共事務暨市場准入處長William Tsai、裕利醫藥台灣總裁周志鴻等人,針對創新藥材、生醫健康資料、遠距醫療等3大領域所需法規與政策,進行前瞻性探討與展望。 -
全民健保總額預算框架下 新醫療科技如何納入健保給付
醫藥衛生 / 醫藥話題8508以更長遠的眼光而言,新藥/新醫療科技的演進與發展,可以讓原來屬於「不可避免的死亡」,轉為「可預防或可治療」的疾病,或長期服藥的慢性病。近幾10年來最有名的就是癌症治療的突破,讓80年代以前的絕症,到今天變成可控制的「慢性病」。當然,這些醫學上的突破,也衍生醫療費用上漲的問題,以及健保的財務壓力。 -
健保挹注1.16億點!半月板軟骨修補系統 10月納入健保
醫藥衛生 / 全民健保3634有些民眾可能遇過因運動傷害、車禍、老化等因素,造成膝蓋半月板軟骨破裂,需要自費醫材進行手術,不過好消息來了!中央健康保險署今(14)日宣布,自112年10月1日起將「半月板軟骨修補系統」納入健保給付,預估1年約有4,300人次受惠,健保挹注預算約1.16億點。 -
國民黨立委批撥補健保虧損只是治標 健保署出面回應了
醫藥衛生 / 全民健保4353國民黨團於8日召開記者會提到,行政院編列200億元預算撥補健保虧損以外,沒有能力改革健保醫療浪費等問題,而現行撥補的手法只是治標不治本。對此健保署回應,今年有3項挹注健保財政的源頭,幫助健保在明(113)年不會進行調整;且本次調整部分負擔金額,目的是促進轉診,減少民眾有病先去醫院,造成浪費的狀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