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鍵字:健脾
-
春天老是提不起勁犯「春睏」 這2個時段症狀特別明顯
健康養生 / 生活保健115春睏症狀常集中在上午9至11點和下午3至5點會表現特別明顯。而之所以會有這樣的現象產生,是因為這段時間分屬人體脾經及膀胱經運行的時間。脾掌管人體的水濕,一旦脾氣虛弱,又受到外濕影響,運化水濕的功能出現問題,造成濕氣滯留的話,就會讓人有重濁疲憊的感覺,還可能伴隨著頭暈、食慾下降、脹氣,以及排便不順等症狀。 -
換季家中幼兒過敏來報到 中醫師叮嚀生活小細節可預防
健康養生 / 親子育兒3016根據統計,台灣每3個人就有1人是過敏體質,很多孩子換季時,揉眼睛、鼻水直流,有人甚至半夜咳到不能睡。尤其台灣季節變換時,日夜溫差變化特別大,很容易誘發過敏症狀,建議家長應及早就醫。 -
女性春分養生多按壓6穴位 調理肝脾婦科問題迎刃而解
健康養生 / 生活保健12987每年的3月20日至22日之間,是春分時節古稱「日中」,也是1年24節氣中的第4個節氣,介於驚蟄和清明之間。從中醫角度來看,春分是調養人體肝經的重要節氣。 -
口渴喝水不夠?青草茶當水喝也無解? 對症才能真解渴
醫藥衛生 / 中醫養生3058亞洲大學附屬醫院中醫科中醫師陳書怡表示,口乾是一個主觀的症狀,患者就診時常主訴「喝水後馬上又覺得口乾」或「老是覺得舌頭很粗糙、沒什麼口水」等,一般若排除腹瀉、嘔吐、運動後大量水分流失、水分補充不夠等情況後,中醫會將口乾的原因歸納為外因、不內外因、內因等3個面向。 -
驚蟄春暖花開養肝好時節 中醫提醒春天養生不當易傷肝
健康養生 / 生活保健12899驚蟄過後萬物復甦,是春暖花開的季節,同時卻也是各種春天疾病活躍的季節。中醫師周宗翰指出,由於春季與肝相應,如養生不當則可傷肝。驚蟄時節人體的肝陽之氣漸昇,陰血相對不足,養生應順乎陽氣的生發,萬物始生的特點,使自身的精神、情志、氣血也如春日一樣舒展暢達,生機盎然。 -
女孩MC來前腹痛、狂冒痘 中醫茶飲搭穴道按摩解不適
醫藥衛生 / 中醫養生2969中醫師鄭伊倫說明,想改善經前不適,平日透過具有調節氣血的中草藥茶飲與穴道按摩,加上保持充足的睡眠,能疏通氣血,協助經血排出,還能消水腫、舒緩心情,增亮氣色,對於女性好處多多。 -
立春養生吃對食材虎哩健康整年 營養師挑選這4種食物
健康養生 / 生活保健97立春養生要順應萬物始生的節氣特點,飲食上則要掌握「升發陽氣的食物」法則。然而「升發陽氣的食物」該如何挑選呢? -
冬季愛吃鍋當心掉入肥胖陷阱 中醫「補瀉」減重不傷身
醫藥衛生 / 中醫養生9720沈瑞斌醫師提到,臨床曾遇過「健康飲食癡迷症」的1名女性患者,2年下來嚴格控制飲食,只吃川燙青菜、偶爾吃點堅果,低度熱量攝取造成身體代謝異常,引發情緒低落,一到周末假日又破功,體重像溜溜球般上上下下,最後來求醫時比減重前胖了近20公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