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鍵字:傳統治療
-
18歲少女髖關節疼到難行!以為生長痛 檢查竟是骨腫瘤
健康養生 / 生活保健2223正值18歲的許小姐右邊髖關節不定時有疼痛感,起初以為是生長痛,但後來痛至難以行走,也無法好好睡覺,影響生活品質,遂求診台北慈濟醫院。經安排X光以及核磁造影檢查後,發現許小姐右邊股骨近關節處有50X35毫米的巨大細胞瘤,腫瘤甚至已經大到超過股骨頸的3分之2以上,嚴重侵犯骨頭結構造成疼痛。 -
肩膀如火燒痛3年!長骨刺只能開刀? 震波治療成趨勢
醫藥衛生 / 常見疾病2867台中1名80歲婦人因長期頸椎、肩膀、膏肓疼痛,3年來無法正常入睡,更形容疼痛發作時如「著火」慘烈。後採取微創手術搭配體外震波治療,才得以大幅改善疼痛。銀髮族群若出現肩膀、頸椎疼痛症狀,應及早尋求骨科醫師診斷,避免延誤治療。 -
膝關節退化卡卡難行! 選擇「這療法」靈活度成功解鎖
健康養生 / 健康新知2408自體軟骨細胞層片移植可用於外傷性或是退化性引起關節炎合併軟骨缺損的患者。先取出其自身軟骨細胞,在體外培養成細胞層片後再手術移植回軟骨缺損部位。自特管辦法通過迄今,義大醫院已經完成60例自體軟骨細胞層片移植治療。術後追蹤發現,除了病患主觀感受明顯進步,經過MRI追蹤檢查也可看到患者透明軟骨再生,而且可以回到正常軟骨厚度。部分病友甚至可達到完全健康膝蓋的狀態。 -
心血管手術升級!台大醫院引新系統 救治2名高齡患者
醫藥衛生 / 醫院情報316370歲高先生罹患高血壓、高血脂等三高疾病,年初時發覺自己走7、8分鐘的路程,中間竟要停下休息3次,剛走就喘、呼吸困難,就醫檢查發現,左心室擴大,三條冠狀動脈高度鈣化合併高度狹窄,猝死風險偏高,但又害怕治療風險高,不願接受外科繞道手術,經醫師評估建議,使用新型經皮導管暫時性機械式循環輔助系統救回一命。 -
癌症控制新選擇 免疫細胞治療幫肝癌患者降低死亡風險
癌症新知 / 癌症治療2892癌症蟬聯國人10大死因第1名已長達40年,每年奪走約5萬條人命。陶聲洋防癌基金會陳光耀董事長指出,癌症標準化治療發展至今,仍缺乏兼具精準、副作用低且控制率佳的治療選擇。而將人體相容性高的免疫細胞應用在癌症治療上,近年來已被認為是癌症控制的新契機。記憶型T細胞的免疫細胞治療已取得美國FDA肝癌孤兒藥資格審查,更於今(2022)年在台灣獲得臨床研究資格,接軌美國在台對肝癌患者進行收案,目前已有院所簽約完成,部分院所衛福部已審查通過,共計將有13家醫院合作收案。 -
主婦熱愛拳擊有氧!竟罹患五十肩 專家建議應多元運動
醫藥衛生 / 常見疾病282540歲林小姐是名家庭主婦,平時熱愛運動,這些年來會到健身房上拳擊有氧課程,保有不錯身材。但她年初發現左邊肩膀有異狀,左手上舉就覺得疼痛,連扣內衣、梳頭髮都成問題,就醫檢查後確診為沾黏性肩關節囊炎,正是俗稱的「五十肩」。 -
內外痔忍半年用偏方反惡化! 女性痔瘡成「難言之隱」
醫藥衛生 / 常見疾病2384痔瘡是現代人的文明病,女性尤其是孕婦族群,因子宮膨大、腹壓增加,造成直腸肛門壓力上升,更容易好發痔瘡,但又因為病徵位置私密,多數的女性深受其擾卻不願就醫,常會等到症狀非常嚴重出血、腫脹疼痛時才求助,反而讓它變得更為嚴重,甚至必須得挨刀除痔。 -
腦腫瘤作祟頭痛視力糊! 這樣做恢復快但影響快篩準確
健康養生 / 健康新知2226林小姐某天下班時,突然感到頭痛與視力模糊,當天晚上立即掛急診就醫。進行影像學檢查後發現,林小姐的腦部中央位置長了一顆腫瘤,剛好是腦下垂體的位置,控管許多賀爾蒙的分泌與儲存,因此腫瘤可能會在生長過程引起血液供應異常進而導致這部位局部中風。另因腫瘤體積急劇上升後壓迫到上方的視神經,造成視力模糊,醫學上稱為腦下垂體中風,必須盡快就醫治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