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鍵字:免疫反應
-
40至50歲女性出現這3大症狀 恐子宮肌腺症悄悄找上門
兩性關係 / 女人幫4649根據統計,亞洲女性發生率高達20%至35%,但很多人無症狀,不曉得自己有子宮肌腺症。其成因和致病機轉相當複雜,目前醫界仍致力研究中,目前猜測有2大致病原因,一為子宮內膜和子宮肌肉層的交界處遭到破壞,通常是曾生產或人工流產手術;另一因素為雌激素長時間刺激,愈接近停經,經年累月受雌激素刺激愈長,因此,子宮肌腺症更好發於40歲至50歲女性,年輕女性較少見。 -
Omicron入侵大腦害你「腦霧」? 神經內科醫師回答了
醫藥衛生 / 常見疾病3853全球COVID-19冠肺炎疫情稍微緩解,但台灣周邊國家的疫情仍在升溫,不可不慎。Omicron雖偏向輕症,但傳染力強,仍不可忽視風險。近期不少人討論感染Omicron的症狀時,提到「腦霧」(Brain fog),內容大致上有健忘、注意力不集中等。其實早在疫情前,大家都會說「感覺無法專心」、「怎麼這麼健忘」,這就是腦霧! -
Omicron高傳染力全台擴散! 打不打疫苗副作用成話題
醫藥衛生 / 中醫養生2976急性多發性神經炎又名為「格林巴利症候群(Guillain-Barre syndrome,GBS)」,是一種由肢體遠端發生麻木及無力,漸進式發展到近端肢體的疾病,成因來自上呼吸道和胃腸道病毒感染後產生的免疫反應,導致神經周邊受到傷害,症狀較輕如肌肉無力或呼吸困難,嚴重恐需使用呼吸器維持生命機能。 -
T細胞抗Omicron機轉、疫苗抗體有效嗎? 專家說分明
健康養生 / 最新消息3621Omicron變種病毒自去(2021)年底爆發全球疫情至今,傳播快速,引發全球擔憂新冠疫苗的保護力,是否會因為Omicron病毒而失效。 -
濕冷天過敏就醫人數激增 1方法改善重新建立免疫系統
醫藥衛生 / 保健專欄3502衛生福利部台北醫院兒童過敏免疫科王怡人主任表示,台灣過敏性鼻炎盛行率約為26.31%,20歲以下更高達37.8%,超過8成的中重度過敏性鼻炎患者因症狀嚴重,影響正常生活品質、睡眠、工作或學習表現。過敏性鼻炎以避免接觸過敏原、藥物治療為主,若療效不佳才會進一步以手術治療。 -
9歲男童肚痛雙腳起紅疹 過敏性紫斑症嚴重恐致腎衰竭
健康養生 / 親子育兒3800小心過敏性紫斑症侵襲腎臟!蘇軏醫師指出,過敏性紫斑症,雖然有「過敏」2個字,但不同於氣喘、異位性皮膚炎這類過敏性疾病,目前認為過敏性紫斑症的致病機轉主要是人體受到感染後發生免疫反應、產生抗體,在特殊體質的病童身上,這些抗體會攻擊自身組織、沉積在血管壁引起血管炎,表現在皮膚便是我們看到的紫斑,在關節出現腫痛、發熱,倘抗體沉積在腸胃道血管,容易有肚子痛、血便等症狀,沉積在腎臟血管則出現血尿、蛋白尿,影響腎功能。 -
2021年10大疫苗新聞公布 前3名都與新冠病毒疫苗有關
健康養生 / 最新消息89新冠疫苗議題2021年持續延燒,台灣疫苗推動協會今(12)日公布2021年度最具影響力的10大疫苗新聞,新冠病毒疫苗包辦前3名。 -
Omicron大軍壓境!打第3劑有效嗎? 張金堅解析疫情
健康養生 / 最新消息2714世界衛生組織警告,Omicron的肆虐蔓延恐導致更新、更危險的變異株產生。究竟Omicron是什麼樣的病毒?感染後,會有哪些症狀?各國疫情如何?打第3劑疫苗有效嗎?防疫策略需要調整嗎?都是眾所關心的議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