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鍵字:免疫療法
-
男子腳麻、背痛至骨科求診 竟發現腎細胞癌轉移薦骨
癌症新知 / 癌症治療3874亞洲大學附屬醫院泌尿科主治醫師蕭子玄表示,該名患者為加油站店長,生活作息正常,也無任何慢性疾病史。約2年前因下背疼痛求診,經核磁共振影像發現薦骨處有顆超過6公分的腫瘤,切片證實為腎細胞癌晚期合併遠端轉移,腎臟本身也有1顆約2公分腫瘤,屬於重大疾病。 -
癌細胞會釋放琥珀酸 此發現帶來癌症治療新契機
癌症新知 / 癌症治療3319國家衛生研究院細胞及系統醫學研究所副研究員郭呈欽指出,標靶藥物、免疫療法等癌症新藥越來越多,但癌症治療仍然相當棘手,如果能夠及早介入並阻斷癌細胞釋放致癌因子,就能更有效治療癌症。 -
小細胞肺癌6成活不過1年 免疫療法開啟治療新契機
癌症新知 / 肺癌5253為何小細胞肺癌如此凶惡?李岡遠解釋,主因在於發現得太晚,逾7成患者確診時已是擴散期,且有9成不適合手術。由於復發機率高,癌細胞增生快,疾病惡化快速,明明腫瘤還很小卻已轉移出去,臨床顯示,近5成患者腦轉移。 -
三陰性乳癌易轉移復發 免疫療法提升存活率
癌症新知 / 乳癌4721何謂三陰性乳癌?乳癌依據癌細胞上特定接受體的表現,又可細分為不同的種類,一般可分第2型人類上皮生長受體(HER2)、荷爾蒙類的動情素受體、黃體素受體等3大類,當腫瘤細胞在這3種受體表現都呈現陰性,就屬於「三陰性乳癌」。 -
翁菸酒不離釀泌尿道上皮癌 國人罹患機率居全球之冠
癌症新知 / 其他癌症3118高雄醫學大學附設中和紀念醫院泌尿部教授吳文正表示,泌尿道上皮癌在台灣每年新增近4,000名病例,是種好發於老年人的癌症,尤其是南台灣地區更為嚴重。腎盂癌、輸尿管癌因發病位置在泌尿道上端,因此2者被合稱為上泌尿道上皮癌,如果出現血尿、頻尿或排尿疼痛,可能為癌變警訊,應盡快就醫接受檢查與治療。 -
採用細胞治療抗癌 全台僅4間醫院通過審核
癌症新知 / 癌症治療3078臺北醫學大學附設醫院副院長李冠德表示,細胞治療是手術治療、放射治療及化療等藥物治療以外的第4種癌症治療方法,其中CIK細胞(細胞激素誘導殺手細胞)因具有優秀的癌細胞毒殺能力,可與其他化療藥物、標靶藥物或免疫療法合併使用,而獲得醫界重視。北醫附醫發表「自體CIK免疫細胞治療」成果,臨床顯示,約可治療12種癌別,包括大腸直腸癌、乳癌、肺癌、子宮頸癌、卵巢癌、腎臟癌、肝癌、胰臟癌、鼻咽癌、胃癌、食道癌、膽管癌等。 -
癌症免疫治療出現皮膚副作用 研究:患者存活率提升
癌症新知 / 癌症治療2921我國今年4月開始將免疫療法納入健保給付,開啟了晚期癌友的一線生機,但部分患者在治療過程中卻因副作用而中斷用藥,相當可惜。不過,近期長庚醫院完成1項研究發現,治療過程中如果出現皮膚副作用,反而是件好事,因為癌症免疫療法的臨床療效明顯提升,只要改善搔癢症狀,就能持續接受治療。 -
中醫解決禿頭掉髮危機 找出病因對症治療
醫美減重 / 護髮生髮植髮5730圓形禿、鬼剃頭主要為皮膚軟弱無力導致落髮,中醫認為「肺經主皮毛,肺損則皮聚毛落」,肺經主氣,氣虛則身體血液循環不佳,血液中的含氧量不足,以致難以供應皮膚營養造成皮膚鬆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