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鍵字:免疫藥物
-
挺過抗癌化療艱難期 提升免疫是關鍵
癌症新知 / 癌症治療3747中醫師陳瑞聲說明,雖然抗癌療法推陳出新,但大多數癌症治療仍以化療為主,且效果因人而異,並非每個人都能因為化療就讓病情好轉,重點是病人承受不住化療副作用病情急轉直下的也大有人在。 -
肺癌患者福音 免疫治療健保給付這3種
癌症新知 / 肺癌5589衛生福利部中央健康保險署公告自4月1日起,3種免疫療法藥物給付標準,像給了罹癌病人「一線生機」。實際採用過免疫治療方法的臺中慈濟醫院胸腔內科邱國樑醫師表示,免疫療法除了價格昂貴也並非人人適用,必須審慎與醫師討論。 -
國內細胞治療開放 再生緣生物科技與日本合作
醫藥衛生 / 醫藥話題41860癌症治療方法日新月異,以往癌症被認為是絕症,在全球颳起一陣免疫療法旋風後,除了免疫藥物療法外,國內去年剛鬆綁的6項細胞治療技術,其中的自體免疫細胞治療備受關注,對於大多數的癌症病患又增加了一線生機。 -
台灣開放自體細胞治療 為癌症病友提供新選擇
健康養生 / 健康新知5313大陸1名30歲女性,罹患小細胞肺癌轉移腦部,腫瘤多達30幾顆,在北京、天津輾轉求醫皆束手無策。之後來台接受先進的免疫細胞治療合併T細胞PD-1免疫治療及WT-1癌症疫苗後,腦瘤全消失,追蹤3個月肺腫瘤未再復發。 -
抗癌免疫療法首例納入給付 癌末患者現生機
癌症新知 / 癌症治療3692許多癌症晚期患者已無有效藥可用,人生旅程進入倒數計時,但免疫療法卻打開一扇希望之窗,讓患者擁有最後一線生機,「全民健保藥物共同擬定會議」日前通過第一個免疫療法(IO)藥物納入健保給付案,最快年底之前,就能造福晚期黑色素瘤患者。 -
放射治療合併免疫治療 雙效打擊癌細胞
癌症新知 / 肺癌3643胸悶、胸痛,謝先生到醫院就診時,意外發現晚期非小細胞肺癌,頓時陷入人間慘劇,由於肺葉冒出多顆病灶,且縱膈腔淋巴結轉移,治療相當棘手。經過醫師評估後,擬定局部放射治療合併免疫治療計畫,治療半年後,病灶明顯縮小,病情穩定。 -
一場秋雨一場寒 類風濕關節炎來報到
醫藥衛生 / 常見疾病1660類風濕性關節炎最常見的症狀為「晨僵」,也就是早上起床時,兩手僵硬無法握拳,且時間長達一小時,其他症狀像是超過3個關節發炎(如:近側指間關節、掌指骨關節、腕關節、踝關節等)、對稱性關節炎、類風濕性結節、血清檢查發現有類風濕因子等等。除了關節病變,類風濕性關節炎還可能影響到其他像是肺、心血管、眼、腎、神經等器官系統,造成如結膜炎、乾眼症、肺積水、心包膜積水等併發症。 -
新型免疫藥物治療膀胱癌 帶給癌友新曙光
癌症新知 / 癌症治療3348膀胱癌是台灣最常見的泌尿系統癌症,每年約新增2000名患者,為2014年男性十大癌症之一,在男性發生率更居第9位。然而膀胱癌30年來處於無新藥發展的治療瓶頸,復發機率仍高,最後還可能面臨摘除膀胱的命運,讓患者對未來感到絕望,因此膀胱癌幾乎可堪稱為沙漠癌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