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鍵字:免疫調節劑
-
口腔反覆潰爛併發腸胃潰瘍 恐罹患貝歇氏症
健康養生 / 健康新知2313大林慈濟醫院院長賴寧生醫師表示,翁小姐8年前開始口腔經常出現潰瘍,原本1、2個星期就會復原。3年開始,潰瘍持續的時間越來越長,至少要2、3個星期才會復原,往往舊傷還沒好,新傷口又出現。 -
壓力大熟女 慢性蕁麻疹高危險群
醫藥衛生 / 醫院情報6088臺灣皮膚科醫學會理事長楊志勛表示,蕁麻疹長期反覆發作超過六周,即屬「慢性蕁麻疹」,患者多有追求完美性格和生活壓力大的特性,30至49歲的熟女是最大危險群。 -
連蓋被子都痛 類風濕性關節炎苦不堪言
醫藥衛生 / 醫院情報2078徐伯伯表示,關節炎發作時很痛苦,完全沒有生活品質可言,只能躺在床上,夏天吹冷氣蓋被子,關節都會痛,睡覺都睡不好,只盼望早一天恢復,跟正常人一樣生活。
-
水泡潰爛痛苦不堪天 疱瘡女體無完膚
醫藥衛生 / 罕見疾病2529大林慈濟醫院院長、過敏免疫風濕科醫師賴寧生說明,天疱瘡是一種慢性全身性皮膚發炎起水泡的疾病,發生率約22萬分之1,原因為體內淋巴細胞失調,不正常的過度活躍,產生出不正常的免疫抗體,破壞皮膚粘膜的正常結構,造成皮膚、粘膜發炎剝離起水泡,甚至潰瘍,造成紅皮症。嚴重的全身性天疱瘡若不治療,一年內死亡率高達75%。 -
越抓越癢!異位性皮膚炎患者逾200萬人
醫藥衛生 / 常見疾病3338台灣皮膚科醫學會將在8月30日世界皮膚健康日,舉辦「異位性皮膚炎肌膚照護營」,邀請家中有6歲以下寶貝的家長來參加,學習正確的異位性皮膚炎相關資訊。另邀集全國皮膚科專家,針對異位性皮膚炎的診斷與治療,制訂「異位性皮膚炎治療共識」及衛教手冊,希望讓患者瞭解異位性皮膚炎。 -
手腳不聽使喚 妙齡女罹患「多發性硬化症」
醫藥衛生 / 罕見疾病2230台灣神經學學會理事長巫錫麟表示,多發性硬化症發生原因至今仍不明,可能與基因或環境有關,多半被認為是自身免疫系統引起。因自體免疫細胞攻擊神經傳導細胞,神經系統遭受破壞,導致身體各器官活動功能變慢或停止。 -
過度依賴安眠藥 當心罹患乾眼症
健康養生 / 視力矯正6461有許多民眾和謝霆鋒一樣,習慣服用安眠藥來幫助入睡,但醫師提出警告,長期過量服用安眠藥,會阻斷神經傳導物質,可能造成嚴重乾眼症!台北康寧醫院眼科主治醫師李文浩表示,人體淚液經由眼表的感覺神經傳遞到中樞神經系統,再由中樞神經系統分出副交感神經及少數交感神經支配調節淚腺的分泌,服用抗憂鬱劑或助眠劑會阻斷神經傳導物質傳導訊息,長期下來可能導致嗜睡、視力模糊、口乾舌燥及乾眼症等副作用。 -
不必常忍受奇癢發炎 異位性皮膚炎治療新知
醫美減重 / 美容整形2346異位性皮膚炎多半屬於先天性,以兒童及青少年居多,超過半數以上的病患會在一歲之前即幼年時發病,此疾病與遺傳性的過敏體質有關,常常伴隨其他有過敏性體質的病症,例如氣喘、過敏性鼻炎等,且病患通常有過敏的家族史,中國醫藥大學皮膚學科副教授吳孟澤醫師表示,研究發現,這一類型的異位性皮膚炎患者的病因是皮膚表皮層的角質層基因缺陷所致,因此會伴隨皮膚乾燥,甚至會因免疫系統不平衡與受到環境刺激而發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