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鍵字:內分泌疾病
-
17歲青少年突然下肢無力 緊急送醫發現竟是甲狀腺亢進
醫藥衛生 / 常見疾病3254新竹台大分院小兒部內分泌科林函怡醫師表示,甲狀腺毒性週期性麻痺症的發生率極低,多發生於亞洲青壯年男性身上,發病時會有甲狀腺功能亢進、血液中鉀離子濃度低下、合併四肢無力的症狀。 -
不能趴睡導致血氧不足 肥胖和啤酒肚阻礙新冠重症治療
健康養生 / 健康新知3198台北市立聯合醫院仁愛院區內分泌及新陳代謝科主治醫師王舜禾表示,前述兩位病人的年紀與病程相仿,入院後氧氣需求濃度也都到達最高,是什麼因素決定了兩位病人是否進入重症治療? -
出生不足1500公克腦麻風險增20倍 高危險妊娠應慎防
醫藥衛生 / 醫藥話題31596從數據上不難得知,腦性麻痺確實是早產兒常見的腦部受傷後遺症之一。美國杜克大學長期針對新生兒腦傷的臨床研究發現,寶寶早產、缺氧、出生體重不足,有較高比例發生新生兒缺血缺氧性腦傷(HIE),若能把握出生後72小時內使用臍帶血回輸治療,病情可望獲得改善。 -
經期異常可能是多囊性卵巢症 中醫調理輔以針灸可改善
兩性關係 / 婦科診療室31421名30歲江小姐,1年多前生完第2胎以後,隨著哺乳期結束,恢復月經周期但時間卻不規律,常伴隨腹痛,或數日後中斷,過沒幾天又出血,月經周期10至80天,診斷後認為是氣血不足,造成月經不規律,奇美醫學中心中醫部主治醫師黃千毓給予人參養榮湯加上六味地黃丸加減,月經周期逐漸穩定。 -
婦人體重破百阻礙生育之路 甩掉肥胖好孕自然來
醫美減重 / 體重管理3254衛生福利部資料顯示,18歲以上成人過重及肥胖率為47.1%,男性占55.7%、女性為38.7%,肥胖者除了體能衰退,還會導致各種慢性病影響健康。造成體重過重的原因有遺傳、疾病、環境、生活型態等4大因素,張健輝醫師指出,雖然多囊性卵巢、肥胖與不孕是3個不同議題,但肥胖與多囊性卵巢互為因果,曾有國外學者針對肥胖女性進行研究,結果發現,術前多囊性卵巢的發生率高達45.6%,但術後隨著體重減輕比例已降至6.8%。 -
你也是高血壓族嗎? 1張圖教你判讀血壓測量值
醫藥衛生 / 常見疾病46905月17日是「世界高血壓日」,被視為隱形殺手的高血壓,近年已列入台灣10大死因之一。研究指出,台灣18歲以上成年人的盛行率約25%,平均每4人就有1人罹患高血壓,而45歲以下的發生率大約是7%,但隨著世代演變,比例有越來越高的趨勢。張耀庭指出,血壓是血液由心臟送出時在動脈血管內產生的壓力,當血流通過周邊小動脈時,若血管狹窄、硬化或肌肉收縮擠壓管壁,就會使血管壓力上升,形成高血壓。 -
治禿別信塗生薑、抹酒精偏方 毛囊恐壞死留疤
醫美減重 / 護髮生髮植髮3332當一個人髮線向後退、髮量減少,很容易影響外貌、自信,不少民眾為了解決禿髮問題,就會上網搜尋一些偏方,像是塗生薑、抹酒精等,也有人嘗試使用生髮水。不過明錦健康時尚診所醫師孫增貴提醒,這些方法因人而異,不過一旦頭皮受到過度刺激,反而容易造成毛囊發炎,導致落髮加劇,更不利毛髮生長。 -
暈眩皮膚黑 罕見「愛迪生氏病」擾內分泌
醫藥衛生 / 罕見疾病5079曬黑了,冬天卻白不回來?台中一名58歲李小姐本身為重症肌無力患者,近來發現皮膚比往常黑,原以為是務農曬黑的結果,但直到冬天結束都沒有白回來的跡象,也容易感到疲倦,後來得了腸胃炎,因暈眩被送往急診,檢查後發現原來是「原發性腎上腺機能不全」所致,經藥物治療後,幾天內疲倦感完全消失,3個月後皮膚也慢慢白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