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鍵字:內耳血液循環
-
預防失智先重視聽力! 耳鳴、腦鳴、重聽是失智症警訊
醫藥衛生 / 常見疾病4605夜深人靜時,常聽到「嗡嗡聲」嗎?分不清楚是從耳內還是腦內傳來?資深耳鼻喉科醫師李宏信指出,耳鳴和腦鳴本質雷同,都是由於神經受損造成神經的「異常放電」,一旦耳鳴遲遲不治療,恐逐漸演變惡化,甚至增加失智症的風險。 -
預防失智症優先顧好聽力! 醫:40歲後應定期聽力檢查
醫藥衛生 / 常見疾病5434根據國際失智症協會(Alzheimer's Disease International, ADI)估計,全球有超過5千萬名失智者,到2050年預計將成長至1億5200萬人,且每3秒就有1人罹患失智症。足以顯見失智症已成為全球的重大健康議題,耳鼻喉科權威李宏信醫師提醒,若出現聽力退化或明顯重聽症狀,當心可能是內耳血管阻塞,將增加罹患血管型失智症的風險。 -
春天氣溫驟變犯眩暈!眩暈成因多 這型與末梢血循有關
健康養生 / 心臟血管3823市面上改善血液循環的產品很多,例如魚油、紅麴、納豆、銀杏等,能幫助補充神經營養、促進血管循環效用。高雄一心堂藥局曾裕哲藥師表示,魚油、納豆和紅麴主要作用在相對較大的血管上;而銀杏葉萃取物成分則能作用在細小血管,對於腦部和耳朵血管微循環,達到促進血流循環的效果,進而讓眩暈耳鳴獲得明顯改善。 -
睡眠呼吸中止症恐增耳鳴風險 耳聾發生率是正常人2倍
醫藥衛生 / 常見疾病418360歲的王媽媽(化名)因眩暈長期反覆發作,吃藥未見改善,抽血檢查未發現貧血、高血脂問題,由子女帶媽媽來看診,診間發現患者身型肥胖、脖子較粗短,且問診時家屬反應,王媽媽的鼾聲可從2樓傳到1樓,且有健忘問題,經過睡眠檢測發現,王媽媽患有重度睡眠呼吸中止症,經過正壓呼吸器治療2星期後,眩暈症狀不藥而癒,健忘情形也獲得了改善! -
跨年派對攻略!演唱會嗨翻天 高分貝環境帶來聽力損失
醫藥衛生 / 常見疾病4106李宏信醫師說明,耳朵可分成外耳、中耳、內耳3部分,當內耳的蝸牛體神經細胞被破壞,或是內耳血管阻塞時易產生耳鳴。尤其民眾若遇到噪音傷害、病毒感染、外力撞擊、過勞、焦慮、緊張、睡眠不足和工作壓力等情況,影響自律神經的控制系統失調,促使內耳血管收縮,內耳神經血液循環不良,造成內耳供血不足,因而造成神經萎縮壞死,進而產生耳鳴、眩暈等症狀。 -
鬧鐘響、手機對話聽不見!小心耳中風 及早就醫防聽損
醫藥衛生 / 保健專欄3581民眾如果突然出現單側聽力聽不見,或者突發性耳鳴、頭暈等症狀,亞洲大學附屬醫院耳鼻喉部部長田輝勣提醒,務必儘速就醫,耳中風越早治療,復原效果越佳,否則可能會造成終生聽損。 -
老人重聽失聰耳聾有苦講不出 孤獨走進無聲寂寞的世界
醫藥衛生 / 常見疾病4545資深耳鼻喉科醫師李宏信表示,隨著年紀增長,罹患重聽機率也會增加,如果發現有重聽現象,切勿抱持著治療無效的心態,而失去治療先機,建議就醫檢查,若出現聽力退化,及早發現及早服用藥物治療,是有治療及預防惡化的作用,目前有許多藥物之研發對預防重聽發生及惡化重聽的發生都是很有成效的。 -
耳鳴與胃食道逆流同時發生!有因果關係? 醫師破迷思
醫藥衛生 / 常見疾病4151胃食道逆流與耳鳴是2種不同器官的疾病,胃食道逆流的發生,常因年齡老化,或是長期胃酸分泌過多,而造成食道末端與胃連接處有一環狀肌肉「下食道括約肌」賁門變得鬆弛,使胃酸逆流進入食道,往往胃酸往上衝到咽喉,導致喉嚨乾、痛或痰多,或火燒心症狀。此時若同時出現耳鳴的症狀,除了胃酸的預防及治療外,也應針對耳鳴加以處置。因為,耳鳴的問題並不會因為改善胃酸問題而消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