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鍵字:內視鏡手術
-
大腸直腸癌怕轉移惡化 術中放射線治療精準打擊癌細胞
癌症新知 / 腸癌12022依據衛生福利部109年癌症登記報告,國人10大癌症發生排行中,大腸癌已連續15年居冠!大腸直腸癌因初期症狀不明顯,所以很多人難以察覺,有些患者發現時常是中後期,癌症已轉移到其他部位,往往增加治療的難度。 -
腦下垂體腫瘤治療趨勢 經鼻內視鏡取代傳統開顱降風險
醫藥衛生 / 保健專欄4165腦下垂體腫瘤的症狀表現很多樣,可導致頭痛、視力模糊、視野缺損、內分泌失調等,雖然腫瘤尺寸不大,但也會造成許多問題。林口長庚醫院腦腫瘤神經外科主任李丞騏醫師說,經鼻內視鏡腦下垂體腫瘤切除手術克服了許多傳統開顱手術的困難,發揮較好的治療成效,並減少併發症發生的機會,幫助患者解決腦下垂體腫瘤的大麻煩!
-
65歲婦下半身痛到不能走 可靠這手術解決神經狹窄問題
醫藥衛生 / 常見疾病3480長年經營珠寶生意年約65歲的陳姐,已受下背痛與坐骨神經痛困擾多年,5年前,大陸的醫院建議她動手術,雖然疼痛依然存在,但她的活動能力並未受到太大影響,所以一直沒有去做手術。最近症狀變得較為嚴重,痛到幾乎無法行動,因此決定回台就醫檢查,經檢查結果顯示,她的脊椎狹窄和神經根受壓嚴重,醫師決定為她進行脊椎內視鏡手術。 -
慢性鼻竇炎復發需再次手術 多屬第2型發炎反應難控制
健康養生 / 健康新知6267慢性鼻竇炎困擾許多人,保守治療若無效,可藉鼻竇內視鏡手術改善,但部份患者效果不彰。林口長庚醫院跨科別合作,鑽研青少年慢性鼻竇炎治療,發現若是屬於第2型慢性鼻竇炎,也就是通常會出現鼻息肉或合併氣喘等下呼吸道疾病者,預後較差且息肉易復發,最難控制。建議採個人化醫療,選擇適當的病患予以生物製劑治療,強化第2型發炎反應的控制,將可獲得有效改善。 -
《醫道:俠骨柔情》見證慈濟骨科 30多年人本醫療理念
健康養生 / 好讀精選4263大林慈濟醫院日前發表《醫道:俠骨柔情》新書會,大林慈濟醫院副院長陳金城表示,此書內容具體記載慈濟骨科30多年的發展史,見證從花蓮到大林,老、中、青、幼4代的骨科醫師的人本醫療理念。從台北遠到的患者朱女士特別現身感謝醫療團隊,她含淚表示,30多年的病痛在大林被治好,人生彷彿重新開機,充滿希望。 -
6旬翁長期下背痛!藥物復健未改善 採微創手術除病灶
醫藥衛生 / 常見疾病3559腰痛在中老年人的發生率相當高,因退化過程中,腰椎不穩定、椎間盤病變和軟組織病灶等皆可能引起腰痛。新竹台大分院骨科部醫師蘇盈豪表示,近年來,精準醫療的興起使得針對病灶的微創手術成為趨勢,這類手術能夠減少對病人的損傷,有效處理病灶,降低併發症的發生率,且恢復期更短。 -
鼻竇炎、感冒、鼻過敏分不清? 鼻竇炎合併這個最難纏
醫藥衛生 / 常見疾病106鼻竇炎是因為感染或體質等因素引起發炎反應,造成鼻腔及鼻竇黏膜發炎、鼻竇口阻塞,估計全台超過300萬人罹患慢性鼻竇炎,而慢性鼻竇炎合併鼻息肉屬於鼻竇炎類型中的「困難治療類型」。 -
鼻竇炎併鼻息肉老復發!恐與體質有關 醫曝治療新選擇
醫藥衛生 / 常見疾病16354隨精準醫療世代來臨,醫界近年也發現生物製劑有助降低慢性鼻竇炎併鼻息肉復發風險。台灣在2022年跟隨歐洲鼻竇炎鼻息肉治療指引 (EPOS2020)的腳步,公布生物製劑使用指引。林口長庚醫院耳鼻喉部副教授級主治醫師傅嘉祥表示,生物製劑治療可抑制呼吸道免疫反應,降低發炎,減少呼吸道上皮障壁被破壞,進而抑制鼻息肉生長,即可減緩患者鼻塞、嗅覺不佳等困擾,或是降低手術後復發的機會,無疑讓患者多了一項治療選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