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鍵字:共讀
-
如何增加親子共讀互動? 選對閱讀方式很重要
兩性關係 / 嬰兒母親3435閱讀紙本書籍時,父母更有可能問孩子一些開放性的問題,以徵求他們對故事或觀點的看法,讓親子間互動更多;但是閱讀電子書的時候,敲擊和滑動螢幕會分散孩子的注意力,就會錯過和父母親之間的互動和溝通,甚至可能雙方都想控制電子書或平板電腦,而將彼此的手推開或將平板電腦移開,造成衝突。 -
丟掉4大親子共讀迷思 用愛說故事:從0歲開始
健康養生 / 親子育兒3338衛生福利部國民健康署署長王英偉呼籲,大環境中形形色色電子娛樂如電腦、電玩、手機等,會在不知不覺中影響孩子未來的身心發展。因此,鼓勵父母應盡早進行親子共讀,不僅對孩子健康有所幫助,也能增進親子關係,並與孩子一起創造共讀的美好回憶。 -
「親子共讀」尊重孩子觀點 有助延伸閱讀思考
兩性關係 / 嬰兒母親3265貓頭鷹親子教育協會秘書長李苑芳建議,家長為孩子唸故事前,不妨到圖書館借閱經典的圖畫書,先讀熟繪本的內容。這麼一來,會更清楚知道哪些情節,該配合使用哪些語調,讓孩子更容易融入在故事中。父母可以使用生動的聲音、表情增添樂趣,故事劇情出現轉折時,也能將聲音速度放慢、或者壓低音量,以製造懸疑的氛圍吸引孩子的注意。 -
早產兒6個月大 應回門診追蹤檢查發展情況
健康養生 / 親子育兒3573馬偕兒童醫院新生兒科主任張瑞幸說明,針對早產兒追蹤,門診醫師會做理學及神經動作檢查、生長評估及營養諮詢。心智及動作發展會由兒童心理師以貝萊氏嬰兒發展量表(Bayley Scales of Infant Development)評估;在2010年至2015年間完成大規模追蹤調查發現,孩子矯正年齡僅6個月大的認知發展結果,無法準確預測2歲時的認知發展狀況。 -
親子共讀紙本書 互動形式難被電子書取代
健康養生 / 親子育兒3082密西根大學C.S. Mott兒童醫院的兒童發育行為科學家暨首席研究員的Tiffany Munzer博士指出,他和團隊研究發現,家長和孩童在閱讀紙本書籍時,談論內容變得豐富,互動也更多,且能自然合作完成拿書或翻頁的任務。 -
親子共讀18歲前都可行 選書眉角報你知
健康養生 / 親子育兒3327不若0至3歲的寶寶圖書可多著重在生活自理與認知學習,3歲後再選擇字彙量與情境描述較多的繪本,提供孩子更多關於因果關係與邏輯思考的機會,促進他們統整分析的能力,同時強化表達與溝通的能力。根據研究,家庭日常對話的範疇與字彙量較局限,但若能透過共讀繪本,將可創造出更多的對話量與字彙量,及日常生活中較少接觸 -
3C保母問題多 專家推親子共讀促進腦部成長
健康養生 / 親子育兒3059臺灣兒科醫學會建議,別太常讓孩子玩手機、平板,家長應盡早唸故事書給寶寶聽,多陪著一起閱讀,讓孩子愛上閱讀,3歲之前最好養成閱讀習慣,減少對3C產品依賴,減少對眼睛的危害。 -
親子共讀 促進幼兒語言發展
健康養生 / 親子育兒4225孩子不說話,可能患有語言發展遲緩。1名王太太帶著頭胎的2歲女兒澄澄打預防針時,向醫師抱怨還沒聽孩子喊過一聲媽,醫師發現,澄澄的身高體重等均發展正常,只有語言功能似乎跟不上同齡的孩子,為了增加孩子的說話意願,王太太接受醫師建議,增加親子共讀、互動,以生活技巧誘導,並建構讓澄澄願意「主動」說話的情境,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