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鍵字:冠心病
-
高齡長者快速失能2大主因 醫:腦中風及骨鬆性骨折
健康養生 / 老年照護3956醫師表示,在臨床上,腦中風及骨質疏鬆性骨折,是造成高齡長者快速失能的2大原因。花蓮慈院團隊透過健保資料庫分析發現,心房顫動病人預防腦中風服用的抗凝血劑藥物中,與傳統口服抗凝血劑(Warfarin)相比,使用新型口服抗凝血劑(NOAC)能降低病人骨折及骨質疏鬆症的風險。這除了提醒醫師在腦中風預防的藥物選擇上,新型抗凝血劑有較多的優點外,並注意高齡長者在骨折預防以及骨質疏鬆介入的重要性。 -
怕胖不敢吃油? 那是不懂健康吃油的人才這麼認為
醫美減重 / 體重管理3521若想靠飲食控制體重,許多人都會直接聯想就是減少吃甜食或減少油脂的攝取。某知名女藝人就曾經為了要保持纖細身材,對自己進行嚴格飲食控制,曾經有長達9年的時間,餐食以水煮餐為主,所有要入口的食物,一律都會先過水去油,卻也因為這樣過於偏激的不當減肥方式,導致健康狀況亮紅燈,甚至差點得憂鬱症。 -
心臟出問題若坐視不管 接下來引發腎衰竭比例恐倍增
健康養生 / 心臟血管3074作者發現,重大心血管疾病與腎衰竭的關聯性較高,其中又以心臟衰竭最為顯著。因心臟衰竭而住院的研究參與者罹患腎衰竭的風險,是其他沒有心血管疾病參與者的11.4倍。 -
老嫗腎血管性高血壓 腎動脈狹窄導致窄血壓飆破200
醫藥衛生 / 常見疾病4007亞洲大學附屬醫院心導管室主任醫師黃國書表示,阿嬤長年有三高問題,日前診斷出雙側腎動脈嚴重狹窄,建議她接受心導管治療,但她總是以年事已高,不斷抗拒侵入性治療,以致於幾乎每周都因急性肺水腫發作被緊急送往急診室,成為全家人不定時炸彈。 -
糖尿病真「心」苦! 女糖友更容易罹患心臟病
兩性關係 / 女人幫2873如果不幸罹患了周邊動脈阻塞疾病,還可能導致截肢,是第二型糖尿病患者最常見併發的心臟病初期症狀,女性的發病率是男性的1.8倍。第2常見的是心臟衰竭。根據統計,女性糖尿病患者得到心臟衰竭的風險,是其他女性的5倍,而男性糖尿病患者則是其他男性的2倍。 -
收入太少真傷「心」? 研究:薪水與心臟病風險相關
健康養生 / 健康新知2926研究結果顯示,與其他收入穩定的參與者比起來,收入減少意味著心血管疾病的風險顯著升高,包括心臟病發作、致命性的冠心病、心臟衰竭或是中風等。相反的,另外有20%的家庭收入增加了50%以上,心臟病相關風險則明顯下降。 -
天熱引發心肌梗塞 林俊立醫師教民眾預防保健
健康養生 / 心臟血管2929財團法人台北醫學大學校友會教育基金會、綠杏文化事業基金會、中華民國防高血壓協會,特別邀請衛生福利部雙和醫院心血管中心主任、主治醫師林俊立,與民眾主講「酷暑下的冠心病與心因性猝死」,帶領民眾進一步了解冠心病(冠狀動脈心臟病)的急性心絞痛、心肌梗塞,甚至猝死病的發生原因,以及如何維護心臟健康。 -
糖友勃起障礙床上不爭氣 中醫改善以腎為首
兩性關係 / 男人幫5514中醫師黃慶雲表示,糖尿病患者血液糖分高,易釀成血管壁鈣化及血管內壁變性,最終造成血管狹窄,影響血流量。當供應陰莖的血液流量顯著減少,陰莖就無法良好勃起。一般糖尿病患者年輕時若病情控制良好,基本上對性能力影響不明顯。不過到4、50歲之後,漸漸就會出現勃起障礙,陽痿的情形就越來越普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