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鍵字:冠狀動脈心臟病
-
停經後婦女少了賀爾蒙保護這疾病風險增 醫提預防之道
健康養生 / 心臟血管2248國泰綜合醫院心血管中心心臟內科主治醫師郭志東表示,根據統計,55歲前罹患心臟病或冠狀動脈疾病的比例,男性是高於女性的。但是,55歲後男女比例差距變小,直到60到70歲以上出現交叉,女性的罹病風險超過男性。學者分析認為,這可能與女性荷爾蒙有關。 -
飯後不方便刷牙怎麼辦? 牙醫建議1動作降低蛀牙風險
健康養生 / 口腔植牙2520你有牙痛的經驗嗎?看牙醫對你來說,應當是件苦差事吧!口腔疾病是全球最常見的非傳染性疾病,約有35億的人口正為口腔疾病所苦,包含齲齒、嚴重的牙周病、缺牙、口腔癌,而其中約20億人口有齲齒問題。隨著口罩解禁,口腔的健康就更顯得格外重要。 -
0415講座報名/心絞痛如人生不定時炸彈? 心臟科醫師教你拆彈!
健康養生 / 最新消息2161新竹馬偕醫院心臟內科資深主治醫師劉銘恩將在4月15日的下午,於國立陽明交通大學新竹光復校區國際會議廳進行「面對心絞痛,倒數計時行動! 心臟科醫師,教你怎麼拆除人生不定時炸彈」短講,談談何謂心絞痛,以及治療的方針。 -
口罩戴太久懶得刷牙! 吃口香糖能降低蛀牙發生率嗎?
健康養生 / 口腔植牙2317口罩戴太久,懶得刷牙嗎?近期因各國封城與戴口罩令,導致民眾對口腔衛生的重視程度下降許多。醫師提醒,口腔健康與全身健康息息相關,尤其是牙周疾病與糖尿病、心肌梗塞、口腔癌、大腸直腸癌、新冠肺炎重症和死亡率存在著雙向關係,建議民眾3至6個月應定期檢查,只要早期發現,及早改變保健習慣,許多口腔問題是可以恢復到健康狀態的。 -
回顧2022年殞落名人 日本首相、英國女王等先後離世
健康養生 / 名人健康2882烏俄戰爭、台灣本土疫情爆發到解封共存、裴洛西訪台、世界盃足球賽……2022年歷經了各種酸甜苦辣,在送走2022年之際,大家在歡笑中迎接2023年的到來,展望新年的同時,回顧過去1年間,因各種原因離開人世的國內外名人,《NOW健康》與您一起緬懷逝者。 -
心肌梗塞猝不及防! 醫曝:出現心絞痛徵兆應高度警覺
健康養生 / 心臟血管3894近年,不少名人因突發心肌梗塞而驟逝,例如台語歌王郭金發在舞台上演唱到一半時猝死、演員高以翔錄製大陸綜藝節目時倒地不起、知名導演明金成當爸爸1個多月後猝逝,以及上個月才離世的「鳳梨哥哥」簡義隆、柯賜海死因也都是心因性休克,實在令人不勝唏噓。其實心血管疾病是累積而來的,一旦發生往往猝不及防,不過專家指出,平時若能多加留意血管保健,讓血液循環通暢,是有助於降低心肌梗塞的機率。 -
心血管手術升級!台大醫院引新系統 救治2名高齡患者
醫藥衛生 / 醫院情報315670歲高先生罹患高血壓、高血脂等三高疾病,年初時發覺自己走7、8分鐘的路程,中間竟要停下休息3次,剛走就喘、呼吸困難,就醫檢查發現,左心室擴大,三條冠狀動脈高度鈣化合併高度狹窄,猝死風險偏高,但又害怕治療風險高,不願接受外科繞道手術,經醫師評估建議,使用新型經皮導管暫時性機械式循環輔助系統救回一命。 -
秋冬慎防心血管疾病 醫:掌握預防關鍵別輕忽身體警訊
醫藥衛生 / 常見疾病11472時序來到秋冬,進入心血管疾病好發季節,健康傳媒與東生華製藥關心民眾健康,特於10月22日舉辦公益講座,邀請新竹馬偕醫院心臟內科資深主治醫師劉銘恩、三軍總醫院心臟內科主治醫師劉文正、亞東紀念醫院心臟血管內科專任主治醫師林恆旭,分別以「拆解心絞痛、認識高血脂、高血壓治療趨勢」等3大主題來與民眾分享心血管保健知識,希望當身體出現警訊時,大家可以及早發現、及早治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