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鍵字:冠狀動脈疾病
-
有睡眠呼吸中止症快治療! 研究發現猝死機率越老越高
醫藥衛生 / 常見疾病2489你曾因為枕邊人打呼,吵得讓你睡不著的經驗嗎?其實更應該擔心他是否罹患了睡眠呼吸中止症,最近有研究發現,睡眠呼吸中止症患者的猝死機率增加1倍,研究刊登在《BMJ Open Respiratory Research》(英國醫學期刊)。 -
疫情期間天天叫外送膽固醇超標 平日這些習慣是幫兇
健康養生 / 生活保健4017低密度膽固醇容易黏附在血管壁上,逐漸堆積形成動脈粥狀硬化斑塊,將導致血管狹窄、甚至阻塞,所以低密度膽固醇被稱為「壞膽固醇」。林肇鋒醫師解釋,高密度膽固醇對我們身體非常重要,它可以把血液裡面過多的膽固醇運送到細胞裡,讓膽固醇不會長時間停留在血液裡,便不會沉積在血管壁上,造成血管斑塊,因此高密度膽固醇被稱為「好膽固醇」。 -
抽取一滴血只要5C.C. 就可探知你有沒有這種疾病風險
健康養生 / 健康新知2189國泰綜合醫院心血管中心主治醫師張釗監表示,目前許多研究已證實如LDLR、PCSK9等基因,皆與心血管疾病風險息息相關。研究指出,如果父親或兄弟在55歲前,或是母親或姊妹在65歲前發生冠狀動脈疾病,那罹患心血管疾病的機率就會比一般人高出兩倍以上。 -
五官變化明顯、穿鞋尺寸換不停 小心是肢端肥大症引起
醫藥衛生 / 醫藥話題3198高雄榮民總醫院新陳代謝科主任朱志勳醫師分享,該患者的額頭變寬、手腳變大、嘴唇變厚,高血壓較難以控制,所以懷疑是肢端肥大症,經由抽血檢查便可確診肢端肥大症,而後也在進一步的影像檢查中,發現腦下垂體腫瘤。 -
心臟缺血真要命! 專家圖解冠狀動脈狹窄帶來這些問題
醫藥衛生 / 保健專欄329676歲王女士是1位洗腎患者,因為胸悶、活動會喘而到心臟內科就診。檢查發現,她的冠狀動脈有明顯狹窄的狀況,所以只要活動量增加,心肌就會缺氧,而導致胸悶不適。 -
冠狀動脈粥狀硬化關鍵鍵找到了! 基因治療帶來新曙光
健康養生 / 健康新知5781冠狀動脈粥狀硬化是造成猝死的主因,台北榮總研究團隊3月6日公布最新成果,台美組成研究團隊攜手破解了冠狀動脈粥狀硬化作用機轉,證實「信使核糖核酸(mRNA)的甲基化」正是引發血管硬化的關鍵。 -
爬樓梯氣喘吁吁恐冠心症報到! 這「6大症狀」要警覺
健康養生 / 心臟血管2426上述兩位患者都是因冠狀動脈嚴重阻塞接受治療。亞洲大學附屬醫院心臟血管外科主任劉殷佐表示,冠狀動脈是供應心臟氧氣及養分的血管,當狹窄、阻塞時,就會出現胸悶、胸痛、氣喘、心跳加速、頭暈、冒冷汗等症狀,若能於確診當下立即接受治療,則可免於日後心肌梗塞造成猝死的風險。 -
天冷胸悶胸痛呼吸急促一不小心恐喪命 護心4招防猝死
健康養生 / 心臟血管2973藥害救濟基金會提醒,寒冬冷風陣陣襲來,陰雨綿綿,驟降的低溫與早晚溫差容易造成血管收縮,血壓升高,增加心肌梗塞的發生機率,特別針對有冠狀動脈疾病(冠心病)、心絞痛及三高等疾病或上述疾病相關家族病史、吸菸和肥胖者等高風險族群,整理4大護心關鍵招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