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鍵字:冠狀動脈疾病
-
心臟科權威教民眾「知心」 傳授40年行醫經驗
醫藥衛生 / 常見疾病967國內心臟科權威、亞洲換心手術第一人魏崢醫師創下許多醫療記錄,換心病例超過400多個,秀英便是魏崢的換心個案前幾例。每年冬天,醫院裡總會增加許多因心血管疾病發作的患者,尤其當氣溫變化劇烈、忽冷忽熱的溫度,讓許多病情穩定的患者陷入惡化狀態,其中不乏不了解自己的身體狀況而突發腦中風或心肌梗塞的患者,可見該如何保護心臟是多數人急需知道的事情。 -
國人九成罹患牙周病 忽略口腔問題代價大
健康養生 / 口腔植牙3546根據國健署調查,台灣牙周疾病盛行率高達九成,卻普遍為國人忽略,一項由益普索市調公司(Ipsos)進行的研究指出,有牙周病相關問題的民眾(刷牙流血、牙齦流血、牙齦紅腫、牙齦炎、牙齦萎縮),僅24%會拜訪牙醫,更有33%的民眾完全不在乎,顯見一般民眾對牙周問題所知不多。民眾輕忽牙周症狀,各種網路的謠言迷思、治療偏方更是雪上加霜,讓錯誤觀念藉由網路媒體以訛傳訛、積非成是。 -
糖友應控制三高 慎防心血管疾病成頭號殺手
健康養生 / 心臟血管3325糖尿病學會理事長暨台中榮民總醫院許惠恒院長表示,糖尿病控制不佳,容易引起大小血管相關併發症,糖尿病診斷標準「糖化血色素(HbA1C)」每增加一個單位,便會提升二至三成的心血管疾病風險。 -
O型人心臟病風險低? 做好生活保健較實在
健康養生 / 健康新知3578荷蘭格羅寧根大學(University of Groningen)的Tessa Kole表示,根據調查,以冠狀動脈疾病的心臟病或心絞痛發作比例來說,非O型血型的770,000人,也就是A、B或是AB型的人的發病比例為1.5%;O型血型的人大約有510,000人,發病比例是1.4%。另外以心血管疾病來說,非O型血型的708,000人,發病比例是2.5%;O型血型的人則是2.3%。 -
停經婦女有憂鬱症病史 心臟疾病風險增高
兩性關係 / 女人幫3244此研究計畫由賓州雷丁(Reading)醫院婦產科醫生主持,研究者從2004年開始,針對接受常規乳房X光攝影篩檢的1,084名平均年齡55歲之美國女性進行10年的追蹤,每位女性皆完成一項包含悲傷(抑鬱)、無助、沮喪和消沉等問題的問卷,並詢問健康相關訊息,包括心臟病風險因素,如家族史、吸煙狀況、運動量,並在追蹤期間進行4次的憂鬱症問卷。 -
血壓降得太低 可能是心臟求救警訊
醫藥衛生 / 慢性疾病2263美國心臟學會表示,理想的血壓數值是120/80毫米汞柱。在美國,大約有三分之一的成年人有高血壓,也就是都高於120/80毫米汞柱這個數值。長期高血壓會導致的健康問題,包括有心臟病、中風、以及腎臟病等,這是大家都很擔心的問題。 -
胸悶冒冷汗 退休主管腹主動脈大如網球
健康養生 / 心臟血管2572「腹主動脈瘤就像是體內有一顆不定時炸彈」國泰綜合醫院心臟血管外科李孟霖醫師指出,腹主動脈瘤最大徑若超過6公分,1年內破裂機率高達10至20%,且隨著動脈瘤變大,生長速度越快,隨時都可能破裂,奪人性命。 -
病態性肥胖合併症多 手術後肥佬變型男
醫美減重 / 體重管理2575病態性肥胖不僅會導致三高外,脂肪性肝炎、冠狀動脈疾病、呼吸中止症、痛風、下背痛、關節炎、部分不孕症、性功能障礙等,甚至特定癌症,如停經後乳癌、子宮內膜癌和大腸直腸癌都和病態性肥胖有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