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鍵字:冰島
-
聯亞受試者成「韭菜孤兒」沒疫苗可打 待解盲後可造冊
健康養生 / 健康新知96今(10)日國慶日普天同慶無新增本土個案,也無死亡個案,新增7例境外移入個案,6男1女,年齡介於10多歲至40多歲,其中2人屬於「突破性感染」,分別在8月施打2劑中國大陸的國藥跟科興等疫苗。 -
歐多國宣布暫停施打AZ 羅一鈞:黃種人血栓風險較低
健康養生 / 健康新知3617指揮中心醫療應變組副組長羅一鈞表示,丹麥施打14萬劑牛津AZ疫苗,出現數件數件血栓通報,當中1例死亡,歐盟藥品局出面說明,丹麥是預防性措施,沒有直接證據證實血栓出現與疫苗有關,歐盟藥品局強調利大於弊,並且各國開始施打牛津AZ疫苗後,血栓發生率也沒明顯提升。 -
8月上旬全球新冠確診恐破2千萬 學者點出5大挑戰
健康養生 / 健康新知2763台大公衛學院召開「第24周抗COVID-19說明會」,院長詹長權指出,新冠病毒疫情嚴峻,原預估各國在實施社交距離等防疫措施,且做好控管與封鎖,就能減緩,甚至減少50%的案例成長,沒想到事與願違。 -
台大公衛學院強烈建議 居家檢疫與邊境普篩最好並行
健康養生 / 健康新知2569詹長權表示,台灣邊境管制應該可以讓民眾入境檢測或14天隔離檢疫擇一,如果入境時核酸檢測(PCR)病毒呈現陰性,雖然仍然居家檢疫,但在隔離第5天採取第2次PCR檢驗,假使2次都是陰性就可以放行,但必須規定地點、定時回報、實名制活動,同時電子追蹤,若謹慎一些出境前48小時再PCR檢疫1次。 -
學者呼籲機場入境普篩 陳時中:恐有35%境外移入疏漏
健康養生 / 健康新知2597陳時中表示,由於快篩試劑偽陰性與偽陽性比率偏高,國際認可仍然認為是核酸檢測(PCR)最準確,但PCR檢測在發病前,頂多在快發病的1至2天無症狀潛伏期時,可以檢驗出病毒,而發病後症狀期(可傳染期),檢驗訊號最強烈,當病患痊癒病毒量減少,PCR就開始逐漸檢測不到訊號。 -
台大公衛籲科技解封與邊境管制 疫苗開發須國際合作
醫藥衛生 / 醫藥話題2585台大公衛學院副院長陳秀熙表示,解封指數代表著康復人數上升,與重症死亡人數能夠維持,換句話說,除了新增病患人數降低外,醫療量能也開始足夠,面對新冠肺炎疫情時其社會資源也足夠。因此,目前最該注意的除了小心解封指數高的國家地區還有突然出現小爆發的國家,例如韓國,原本幾乎快要沒新增病例,突然又有小波的群聚感染。 -
慈濟參與COVID-19合作平台 成功開發IgM/IgG雙抗體檢測試劑
醫藥衛生 / 保健專欄3606台北慈濟醫院內科加護病房蘇文麟主任指出,新冠病毒在全球迅速傳播,無症狀感染者造成防疫破口,可能引起極大的傳播風險及大眾恐慌,從公衛學界來看,這是產生群體免疫不可避免的過程。 -
新冠肺炎全球最安全國家台灣排第7 陳時中這樣解讀
健康養生 / 生活保健3057台灣新冠疫情防制有目共睹,民眾、醫護人員、防疫單位相互配合讓全世界關注。但英國調查機構《Deep Knowledge Group》評比,台灣新冠肺炎安全度比中國大陸低,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指揮官陳時中表示,該調查多採用政策嚴格度做指標,但台灣防疫成效好,而且在防疫上力求超前部署,這項調查看的是過程而非整體的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