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鍵字:冰箱
-
便當建議2小時內食用背後有原因 避免仙人掌桿菌中毒
健康養生 / 營養美食5284仙人掌桿菌廣泛存在於自然界中,容易經由灰塵及昆蟲傳播污染食品,可由細菌本身或由細菌產生的毒素而導致食品中毒,症狀分為嘔吐型及腹瀉型等2大類,常見於米飯等澱粉類製品及香腸、肉汁等肉類產品。 -
隔夜菜惹禍! 烤肉沒吃完隔餐再吃引來急性腸胃炎上身
醫藥衛生 / 常見疾病3068許鈺銓解釋,急性腸胃炎大多因食入不新鮮或未充分烹煮之食材而感染,一般分為細菌性及病毒性。病毒性腸胃炎(如諾羅病毒)較為常見,通常持續1至3日會改善。 -
新光病理檢驗科升級全程檢體0接觸 AI智能實驗室啟用
醫藥衛生 / 醫院情報26572022年是新光醫院成立30週年,也是全面邁入智慧化醫院的元年,因此今年上半年積極進行全院IT系統轉置、下半年病理檢驗科則引進AI自動智能化解決方案,為隔年邁向智慧化醫院而準備。 -
急性腸胃炎肚子拉不停! 醫列「能吃vs.不能吃」清單
健康養生 / 生活保健5628奇美醫學中心胃腸肝膽科主治醫師王宿鴻表示,沙門氏菌為一種細菌,主要經由糞口傳染,常是因為吃到受到污染的食物進而感染,尤其易好發在天氣炎熱的時節。感染者一般臨床症狀為急性腸胃炎,會有噁心、嘔吐、腹痛、嚴重腹瀉、高燒不退等症狀產生,且糞便中常夾雜著黏液和血絲。 -
食藥署9月1日展開全國早餐店稽查 防疫與食安都要兼顧
健康養生 / 健康新知3436今(23)日衛福部食藥署宣布,9月1日至10月31日啟動早餐與早午餐飲食機抽驗專案,除食材放置未離地離牆,冰箱低溫不夠等常見違規事項,都將是稽查重點外,也會檢查店家是否遵照防疫指引,複查仍不合格將給予處罰。 -
中元普渡罐頭取代生鮮更耐放? 專家曝「2變質關鍵」
健康養生 / 生活保健2666除了購買罐頭之外,供桌上可以多一些無糖飲品或五穀雜糧,一樣耐放又不會太多負擔。高敏敏強調,「罐頭不等於耐放」,開封之後就失去防腐特性,不要以為冰冰箱就可以繼續放很久,加上與金屬接觸,冷藏時可能導致化學作用而變質,所以開封後還是應儘快吃完,或是改放進保鮮盒中保存。 -
避免打到臭雞蛋整鍋「海撩料」 3段式打蛋法快筆記!
健康養生 / 營養美食106雞蛋就是台灣民眾最常見的優質蛋白質來源之一,且其口感香嫩,對於牙口及咀嚼能力逐漸變差的樂齡族及銀髮族來說,更是補充蛋白質的良好來源。 -
夏日在家吹冷氣運動量少 喝綠茶解渴也能降糖尿病風險
健康養生 / 生活保健2889日本九州大學教授二宮利治發現,喝綠茶能降低糖尿病風險,同時也能在夏日或冷氣房中,徹底補充身體流失水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