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鍵字:出血風險
-
麟洋巴黎奧運奪金鼓舞人心 血友病友也能享有運動樂趣
醫藥衛生 / 醫院情報7050過去,血友病友因疾病的關係,運動時擔心運動傷害,沒有辦法像一般人進行運動鍛煉,不過,隨著血友病的治療科技不斷進步,只要做好疾病的控制,血友病友也能像一般人享有運動的樂趣,同時增進身體骨骼、肌肉、關節的健康。 -
夏日慎防腦中風!大熱天進出冷氣房溫差大 血管凍未條
健康養生 / 心臟血管4199滕學澍醫師歸納容易罹患腦中風高危險族群,除了三高是高危險因子,肥胖也有風險,而菸裡的尼古丁和焦油會顯著危害血管壁健康,應戒菸。至於缺血性中風後或心臟病患,因為服用抗凝血藥物能預防血栓;反之,倘若劑量過重,也有引發出血性腦中風的風險,須小心遵照醫囑服用。值得注意的是,血液循環不佳,以及有心房顫動問題,可能導致心臟有血塊,當心臟將血液送出時,也容易引發中風。 -
手麻腳麻快中風了?醫揭中風危險因子 改善血循可預防
健康養生 / 心臟血管7988腦中風發作通常來得突然,程建中醫師指出,如果出現:(1)單側手腳無力、發麻。(2)臉歪嘴斜,無法控制表情,甚至口水不自主流出來。(3)說話口齒不清、像大舌頭或含滷蛋。出現以上症狀時很可能是中風,應即刻送急診救治,把握黃金3小時立即施救,注射溶解血栓藥物,恢復健康的機率較大。 -
食道靜脈曲張增肝癌死亡風險 北榮發現這治療可防出血
癌症新知 / 肝癌9906台北榮總與高雄榮總合作,經過長達10年研究發現,相較於口服非選擇性β-腎上腺素阻斷劑(propranolol)藥物,內視鏡結紮治療可顯著減少肝癌合併食道靜脈曲張患者首次出血的機會,為全世界首篇針對肝癌併食道靜脈曲張的初級預防策略所發表的長期追蹤隨機對照研究,完整研究成果已於今年3月刊登於胃腸肝膽領域重量級期刊《Gut》。 -
腦中風猝不及防! 專家強調首重三高控制與心血管保養
健康養生 / 心臟血管4772高雄朝氣復健診所林煜涵醫師表示,當血液循環不良、血管管徑狹窄到一定程度,可能會造成血管阻塞,中風發作機率也隨之提高。腦中風大致分為出血性和缺血性2大類型,而缺血性中風約占8成之多,出血型中風則約2成。進一步分析缺血性中風發作成因:其中原因未明約2至3成;大血管粥狀硬化、心源性栓塞各約2成;小血管阻塞約2至3成(亞洲人罹患比例又比西方人高);其他原因約占5%。 -
微創手術關閉左心耳! 可防心房顫動生成血塊引起中風
健康養生 / 心臟血管3684林口長庚心臟血管外科團隊於2022引進新式「左心耳夾」治療心房顫動,相較傳統手術,除了更有效的關閉左心耳,還可降低手術時間及減少出血風險。至今年3月,累積完成第100例新式左心耳夾手術,並引進胸腔鏡心臟不停跳左心耳關閉術,提供心房顫動新的微創治療選擇。 -
高齡、心肺病友福音!治攝護腺肥大 採微創手術降風險
兩性關係 / 男人幫6674台北市立聯合醫院陽明院區泌尿科主治醫師戴盟哲說明,患者年事已高、心肺功能受損、正在服用抗凝血藥物,當他們出現排尿困難,需要攝護腺手術時,考量到手術風險較高,往往會選擇繼續保守治療而長期留置導尿管。面對這樣的情況,水蒸氣消融手術(Rezum)就成為1個極具吸引力的治療選擇。 -
8旬翁無痛血尿長達半年 新式手術取結石有助縮短療程
醫藥衛生 / 常見疾病44851名80歲阿伯有高血壓、高血脂及結石病史,因13年前曾中風及6年前裝過心臟支架,定期服用抗凝血劑,半年前開始出現無痛性肉眼可見血尿,經檢查發現右側腎盂有1顆2.5公分結石,且右側腎盂輸尿管交接處黏膜呈現增厚狀態,疑似有病變,由於結石經藥物治療後,依舊斷斷續續出現血尿,加上擔憂恐有腎臟黏膜病變,且病人盼能同步處理結石,並檢查右側腎臟及輸尿管,故接受軟式輸尿管鏡處置,術後結石清除乾淨,就再也沒有出現血尿的狀況。